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陕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03 倾情黄土地
2009-04-30
——人行西安分行努力改善金融服务支持陕西经济发展纪实   近年来,人行西安分行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金融方针政 策,积极探索改善央行金融服务的新路子,在建立金融服务协调机制、 开展金融服务综合试点、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薄弱环节和社会 弱势群体、支持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加强协调引导努力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近年来,按照协调统筹发展、提高发展质量的科学发展观要求, 人行西安分行一方面认真执行总行出台的各项货币信贷政策,另一方 面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窗口指 导意见,积极引导督促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增加对科技创新、基 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助学、 下岗再就业等领域的信贷投入,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持续、 健康发展。   针对辖区高校较多、助学贷款需求旺盛的特点,为帮助更多的贫 困学生走进大学,2006年秋季开学之前,人行西安分行及时转发了《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提出了 做好助学贷款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了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他们 积极探索完善信贷助学的长效机制,于2006年9月下旬在陕西澄城县 召开全省生源地助学贷款现场会,总结推广澄城县农村信用联社大力 发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经验,要求辖属陕西省内各级人行机构结合当 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要求辖内政 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也要以贯彻这次现 场会精神为契机,认真借鉴澄城经验,结合各自业务特点,积极在城 市和农村探索信贷助学的产品和方式,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要求辖内 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在继续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同时,主动创新助 学信贷产品,逐步试办和扩大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截至2008年9月 末,陕西省助学贷款余额达7.8亿元,同比增长19.4%;1-9月累计 发放3.8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548万元, 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从2006年末的195.4万元增长到2008年9月末的46 77.65万元。   多年来,西安分行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探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的问题。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 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切实改进金融服务,支持辖区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 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与陕西省乡镇企业局联合开展了“金融 专家企业行”活动,及时组织召开了有商业银行、陕西省果业局和有 代表性的果业企业参加的银企座谈会和“陕西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 )合作恳谈会”。2006年4月,人行西安分行又与陕西省工交办、工 商联共同举办了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座谈会,介绍了各金融机构为中小 企业提供信贷扶持和金融服务的情况,通报了人民银行出台的支持中 小企业的信贷政策,要求各金融机构继续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 的原则,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金 融服务途径,切实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2008年以来,结合国家宏观调控和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后辖区经济 金融运行的新特点,分行坚持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进一步加 强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不断加大窗口指导力度、灵活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等手段,引导省内各金融机构创新运行机制,改进 管理方式,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中 小企业发展出现良好局面。   在人行西安分行的引导和带动下,在陕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各自 优势,积极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支持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 积极成效。据人行西安分行企业征信系统显示,截至2008年5月末, 陕西省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1%,高于同期各项 贷款增速1.5个百分点。   为了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以及国家三部委出台的《关于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 的精神,人行西安分行在转发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关于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的通知》的同时,又相继与陕西 省财政厅、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完善小 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扩大了贷款支持的范围,进一步明 确了贷款优惠政策,积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复员 转业退役军人通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合伙、组织起来创业,实现 就业、再就业。随后,西安分行通过与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 政厅、陕西银监局联合召开“陕西省落实就业政策推动创业促就业工 作会议”,协调和指导商业银行和农村(城市)信用社做好小额担保 贷款工作,落实了小额担保贷款新政策,努力探索建立“小额担保贷 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的有机联动机制和金融支持就业、再 就业的长效机制。   经过积极努力,截至2006年12月末,全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 贷款余额6906万元,同比增长20.5%;全省现有小额担保机构25个, 筹集小额担保贷款基金1.06亿元,实际到位1.06亿元,帮助近3万名 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仅2007一年,全省就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1.28亿元,较上年增长2.53倍,支持5872人实现就业,实现了历史性 突破。随着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不断拓展,新的就业观念和诚信理念 也不断深入人心。 努力建立金融服务协调机制   根据西北地区基层人民银行的工作实际,西安分行明确提出了把 构建“服务型央行”作为基层央行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取向,并以加强 和改善辖区金融基础设施为重点,有力提升了人民银行金融服务的效 率和层次。   为有效应对全省金融服务工作面临的形势,推动金融服务工作再 上新台阶,西安分行在各方面的支持、配合下,于2008年7月正式启 动了建立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探索和尝试。在2008年7月初召开的陕 西省银行业金融服务工作第一次例会上,讨论通过了《陕西省银行业 金融服务工作例会制度》。   2007年,经过各方共同努力,陕西省先后完成了支付系统应用软 件升级换版、支付管理信息系统(PMIS)建设、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CIS)推广和小额支付系统通存通兑业务上线运行,基础设施得到不 断完善。广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等新兴 电子支付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全年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办理支付业务 5.72亿笔,金额高达8.99万亿元。据统计,2007年西安支付系统共处 理大额支付交易617.75万笔,金额5.67万亿元,分别是上年同期的1. 2倍和1.4倍;小额支付交易同城往来113.3万笔,金额高达1760.3亿 元。   2007年,陕西省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建设和推广工作成功进行 了试点。2008年7月28日,全省各级地税部门、人民银行国库、国有 商业银行与地方性商业银行、信用社已成功联网,为提升国库服务水 平提供了高效的平台。据了解,目前全省已有1030多家税务征收机关, 131个人民银行国库、代理支库,各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信 用社)所有分支机构及营业网点顺利加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并 开始上线运行电子缴税业务,网上日均处理300多笔,金额达8645万 元。   为提升国库公共服务的能力,西安分行开展了受灾群众补助金、 灾后重建资金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证金国库直接拨付业务试点。目前, 宝鸡市、汉中市已将69015笔6106.75万元救灾资金,由国库直接拨付 到辖内所有23个乡镇193个行政村,12442户35242个灾民手中。救灾 资金由人民银行国库直接拨付,开辟了救灾资金直拨向更深层、更广 阔领域发展的新路子,体现了国库服务社会职能的广泛性和全面性。 陕西渭南华阴市支库利用国库便利、快捷、高效、安全的资金清算网 络资源优势,成功将华阴市南桥社区320户864人共计11万多元低保资 金一次直接发放到了各低保户的个人账户内,大大缩短了低保资金的 发放时间,提高了低保资金发放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目前,陕西省个人征信系统共采集了全省1327万个自然人的基本 信息和结算账户、贷款、信用卡等信息,录入信贷账户数821.8万个, 个人信贷余额1037.3亿元,月均查询6.05万次;企业征信系统采集了 14.1万户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和信贷信息,录入人民币贷款余 额3859.20亿元,月均查询2.77万次。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建档工作稳 步推进,已为3.58万户尚未与商业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建立 了信用档案。同时,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稳步推进,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信用知识进校园、进 社区、进乡村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大众信用意识显著增强,信用 村镇建设规模扩大,有效改善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以来,人行西安分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 建立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为了营造金融支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分行在全国人民银行系统中较 早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陕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及配 套的信贷投入子规划,其中《指导意见》被陕西省政府批转全省执行。 辖区一些单位也通过举办“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 论坛等形式,加强了对金融支农工作的研讨、宣传和引导。   在认真落实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举措上,西安分行选定户 县、澄城等8个县(区),作为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 试点县,通过督促引导、现场指导和政策传导,有力推动了信贷机制 和产品的创新,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受到了总行领导的充分肯 定和表扬。   在金融扶贫工作方面,分行领导多次深入农村进行考察,以旬邑 县扶贫点为依托,积极探索“开发式”扶贫和建立金融扶贫长效机制 的新思路,对辖区金融机构提出了变“输血式”扶贫为“开发式”扶 贫的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主动与陕西省扶贫办协调,开展了建立“ 奖补资金”推进小额贷款到户试点,扩大了扶贫贴息贷款的范围和成 效,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7年,西安分行又结合陕西省实际制定并下发了《关于促进陕 西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信贷指引》,《指引》确立了新时期 银行信贷在促进陕西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 路,指明了金融促进农业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分行紧紧抓住陕西 作为全国五个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省区之一的契机,及时与地方政府和 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促成户县两家小额贷款公司顺利开业运营,为完 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开辟了新路子。   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人行西安分行特别注重引导金融机构开 展金融服务创新。截至2007年末,陕西省逐步形成了“生源地助学+ 增收型生产组合贷款”、农副产品“买方信贷”集中担保贷款、农副 产品加工专项贷款、农村示范村与信用村贷款、电费收费权质押贷款、 “安贷保”贷款、保兑仓贷款、社团贷款和公司、养殖户信用共同体 贷款等20余种信贷新品种,有力地推进了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增强 了农户诚信意识,实现了信贷机制上的突破,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断显 现。   在人行西安分行的指导下,陕西省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网络系统, 实现全辖3200多个网点联网,全省104家联社和合作银行开通富秦卡。 到今年7月底,陕西省农村信用社已为417万个农户建立了电子化的信 用信息档案,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9.87%;全省107家信用社,3300多 个网点全部实现农户信用信息报送和查询。

     相关链接
    ·陕西省高招二本超录5062人 三本录取31日开
    ·《废都》首任责编:贾平凹当年只有6万元稿
    ·陕西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道路冠名权可拍
    ·陕西省文博界共商大计 民间博物馆协会呼之
    ·陕煤化集团向“开胸验肺者”伸援手 免费灌
    ·陕西省军区军史馆昨天开馆 展示省军区光辉
    ·陕西确诊第九例输入性甲流病例 患者为香港
    ·陕西高速集团组织复转军人庆祝“八一”建军
    ·陕西将关闭70家落后产能企业 可节约253万吨
    ·陕西为107个重点镇“谋篇布局” 取消农业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