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铜川改善民生解决群众生活困难 |
2009-04-30 |
|
铜川市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同
时,把改善民生,解决群众生活困难放在了科学发展的首位,不断加
大资金投入力度,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百姓,促进铜川和谐发
展。
为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铜川市在加快廉租住房建
设的同时,不断完善廉租房住房保障制度。从去年7月份开始,市上
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保障每人13
平方米的住房面积,按照每月每平方米4.7元的标准发给廉租房租赁
补贴。截至目前,全市已对2437户共计7039人发放补贴228.71万元,
做到了应保尽保。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市委、市政府为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工
作,实现了全省房屋权属管理制度的创新,使农村居民也拥有了房屋
权属证书。从去年10月中旬开始到目前,铜川市以王益区川口村为试
点村,对300多户农村宅基地房屋进行了测绘,完成权属登记110户。
2008年,铜川市投入10.8亿元,重点实施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住
房保障工程、城乡居民增收工程、就业再就业工程以及采煤沉陷区综
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等“民生十大工程”,努力使城乡群众学有
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年新增就业1.
58万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4万人,实现再就业7367人,劳务输出
7.7万人次,创收2.56亿元。开展全民创业,鼓励干部群众领办企业、
兴办实业,增加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全面落实各项增收政策,提高
了最低工资、城乡低保等保障标准。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滑塌区居民
整体搬迁进度加快,建成经济适用房和廉价、廉租房19万平方米。截
至目前,全市累计有11400户、4万困难群众搬离棚户区和滑塌区沉陷
区,住上了环境优美的小区楼房。启动实施了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全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城市
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年人均收入693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
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中小学危房改造全面完
成,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落实,资助贫困高中生和新录取的贫
困家庭大学生2000人。向近10万多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低保补助2000多
万元。
铜川市委书记吴前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改善民生是改革发展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个老矿业城市,铜川市实施好民生工程尤
为重要。2009年,铜川将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改善民生紧密结
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好民生十大工程,解决好广
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