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发挥党组织在科学发展中的领航作用
|
2009-04-30 |
|
如何发挥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铜川市在党建工
作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全市党组织中开展了以实施基石工程、
先锋工程、共建工程、和谐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党建领航”主题活动
,初步构建起了党建领航、各方参与、共建双赢、共促发展的党建工
作新格局。
实施“基石工程”,使基层组织建设由只重抓党务、抓活动向注
重改革创新、服务科学发展转变,打造科学发展的领航堡垒
在年前的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曾涌现出郭秀明这一全国重大典
型的铜川市印台区惠家沟村通过“公推直选”方式选举村党支部书记
。现任村支书伍建文得到368张群众投票中的367票和全部27名党员投
票,顺利连任村党支部书记。目前,全市543个村中有395个村实行了
“公推直选”,占总村数的72.7%。同时,在村级“公推直选”经验
基础上,宜君县西村乡通过“公推直选”,由全乡党员直接选举产生
了乡党委书记,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在实施“基石工程”中,铜川市还从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入手,
实行了党委(工委)书记向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制度、年度量
化考核制度。3年来新建村级活动场所390个,社区活动场所18个。深
入开展了党员承诺制、“双培”、“两示范”、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
活动,共有3000多个党组织和3.8万名党员公开承诺事项8.2万项,承
诺兑现率达95%以上;近3年来共把2380多名党员培养成了致富能手,
把750多名致富能手培养成了党员;建立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基地170多
个,党员示范户850多个。
实施“先锋工程”,使典型激励作用由个体化、短期型向群体化、
长期培养型转变,树立科学发展的领航旗帜
耀州区西古庄村村党支部书记郝春侠为了改变村上的落后面貌,
带头办起了养猪场。在她的带动下,全村涌现出了8个科技示范户,7
名党员致富能手,养殖、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村人均纯收入也由
她2000年上任时的700多元一跃达到2980多元,并被授予市级新农村
建设示范村、文明村等称号。
在开展“党建领航”主题活动中,在全市开展了以“学习郭秀明、
争当好支书”、“学习郭秀明、争当好公仆”、“学习郭秀明、争当
好党员”、“学习郭秀明、强基树旗帜”四项争创活动为主要内容的
“学习郭秀明、树党建群星”活动,通过典型的领航示范作用,使各
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
发展。
同时,积极抓好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以“五好三化”(“领导
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和党
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目标,培育和树立市级党建示范
点16个,区县(部门、单位)党建示范点26个,确定创建点35个,初
步建成了一批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机制健全、各项
制度规范、工作实绩突出、群众评价较高的党建领航示范群体。
实施“共建工程”,使党建工作方式由围绕型向融入型、被动应
付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推动科学发展
铜川市着力推动党建工作方式由围绕型向融入型、被动应付型向
主动服务型转变,大力实施“共建工程”,积极协调和整合有关部门
的项目、资金等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的
共建示范点进行重点扶持,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双
赢。
在各区县深入开展“共建示范”活动,由市、区县两级党建工作
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一批共建示范点,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在项目、资
金、人力、物力等方面优先予以扶持;将党建工作与部门中心工作紧
密结合,形成中心工作与党建工作挂钩、工作推动由党员干部带头、
绩效考核与党建考核同步的新机制;在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
群团组织中深入开展“共建共促”活动,搭建起了党建带工建、团建、
妇建等有效工作平台,形成了党群共建、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仅去年就为示范点落实共建项目170多个,资金2800多万元;实施千
名果农技能培训、农村信息入户等共建项目110余个,全市近90%的
农村群众和城镇居民从中受益。
实施“和谐工程”,使党员干部管理由单纯强调奉献、精神激励
向以人为本、全方位关爱转变,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去年年底,铜川市有5名在乡镇担任正职8年的乡镇党委书记被确
定为副县级干部,有2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享受了副乡镇级待遇,有2
337名农村老党员领到了300元的定额生活补贴。这是铜川市在“党建
领航”活动中实施“和谐工程”、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待遇的一项具体
举措。
铜川市把构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作为“和谐工程”的着力点
,修订下发了《关于提高农村和街道社区基层干部待遇的意见》,规定
乡镇(街道)正职可享受副县级待遇,副职可享受正科级待遇,一般
干部可享受副科级待遇,市级“郭秀明式的好支书”可享受副乡镇级
待遇,并对现任和离任村(社区)干部的补贴作出了具体规定。出台
了《关于对农村老党员发放定额生活补贴的实施办法》,规定对全市
党龄30年以上、年龄65岁以上的农村老党员,每人每年发放定额生活
补贴300元。
铜川市还深入开展了“五送一建”活动,各级党政机关的2000多
名科以上党员干部与农村、社区和企业的困难党员结为帮扶对子,并
坚持在春节、国庆、“七一”等重大节日,集中开展走访慰问党员活
动。仅今年就为5620名党员发放了180多万元的慰问金,使他们感受到
了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同时,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为重点,着
力抓好群众关心关注的住房、医疗、上学、就业等突出问题的解决。
截至目前,全市有10300多户、3.6万名居民通过棚户区改造工程喜迁
新居,每年有1.1万名下岗职工通过再就业培训重新走上工作岗位,2
7.9万名农村群众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
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本报记者 栗波 通讯员 许胜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