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中共渭南市纪检委
日前,省纪委决定今年在全省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年”
活动,推行的“五项制度”中,县级和科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向纪委
全会述廉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都是渭南市纪检委在全省首创。
2006年9月以来,渭南市澄城县罗家洼乡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
这一新的做法整合了村级民主议事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
督小组等组织的监督力量,加强了对“村官”的监督,收效很好。渭
南市纪检委发现这一典型后,于2008年9月即向全市推广这个先进经
验。至此,村务监督工作在渭南全市有序推开。截至目前,渭南12个
县(市、区)已有99个乡镇的435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占
全市3221个行政村的13.5%。
2009年2月17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一行到澄城调研,
对渭南市纪检委的做法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开展村务监督工作
是一项重大的工作创新,为全省推行这项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
多年来,渭南一直坚持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过去的情况是,述职
时洋洋万言,述廉时一笔带过。针对这种情况,渭南在全省首次开展
了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向市纪委全委会述廉工作。2008年4月,渭南市纪
检委向市委建议并以渭南市委办公室名义出台了《渭南市县级党政主
要领导干部向市纪委全会述廉工作实施办法》,将这一工作制度化。
目前,全市已经召开了两次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述廉大会,共有19
位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向市纪委全会述廉,第二批述廉的9位领导干
部全部是承担渭南2008年“十大民生工程”主要任务的市级部门主要
负责人。
通过述廉,渭南领导干部接受监督、廉洁自律的意识增强了,全
市“十大民生工程”所涉资金全部安全到位,工程进展顺利。省党风
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认为渭南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述廉的做法在全省
具有“指导性、典型性和示范性”。
2008年抗震救灾期间,有群众举报震灾募捐款项被挪用。渭南市
纪检委接到举报,立即派专人进行调查。结果,查处4起截留、挪用抗
震救灾募捐款案件,保证了救灾资金及时到位。
去年,渭南市纪检委把“三项检查”作为重点,会同有关部门对
财政资金、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救灾款物管理等情况
进行了专项检查,清查超标公务用车48辆,纠正因公出国(境)费用
超标团组6批。
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
设等决策的贯彻落实,市纪委特别加大了奖惩中的责任追究力度。依
据考核结果,对2007年落实责任制工作较好的4个县(市、区)和8个
市直部门进行了通报表彰,对在廉洁自律测评中定位基本廉洁和不廉
洁格次的3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以书面形式进行了警示提醒,对领导班
子建设存在问题的一行政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在全市引起很大
震动。
渭南是“农业大市”,农民占全市人口的80%。从2006年开始,
市纪检委持续开展了对中央一号文件、教育收费“两免一补”及医疗
卫生等方面惠民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减轻农民负担10.7亿
元。通过问卷调查,群众对惠民政策落实的满意率达到85%。
2008年,市纪检委加大了对重点领域腐败现象的查处力度。全市
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436起,结案432起,给予党
政纪处分466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86.9万元。
渭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郝宗友说:“我们纪检委反腐倡廉工
作就是要让老百姓满意,凡是老百姓反映、举报的问题,我们坚决一
查到底;凡是老百姓认为有益的做法,我们坚决提倡。我们纪检委和
老百姓是心连心!”
(本报记者 王忠杰 由文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