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上海第一食品连锁发展有限公司不仅增加招收人数,而且为每一位新进大学生度身定制培养计划,通过公司领导、劳模先进的一对一帮教,做到“既要招进来,又要培养好”。
上岗后从营业员做起
徐欣妮是同济大学机械系的应届毕业生,在今年4月的某招聘会上把简历投到了第一食品公司。经过笔试和面试,她成了首批被正式录用的30名应届大学生中的一员。这30名大学生的第一个岗位都是商场营业员。
第一天在南京东路第一食品商店的无糖食品专柜上岗,徐欣妮很害羞,几乎不敢与顾客交流。徐欣妮所在的无糖食品专柜是“全国工人先锋号”,她的带教师傅是上海市劳模,所以,她很快就进入角色,没过几天过便掌握了专业知识,赢得了顾客和同事的赞许。有一次,徐欣妮还收到一位顾客写来的表扬信,表扬她在工作中耐心细致的态度,徐欣妮很兴奋。那一刻,她对自己从事这个岗位的种种顾虑一扫而空。
陆锦霞是上海大学国际贸易系的应届毕业生,进入第一食品公司后也当了营业员,她被分在进口食品专柜。起先,陆锦霞的工作状态很拘谨,尤其是和顾客沟通时开不了口。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她不仅能应付自如,而且一口流利外语博得了许多老外的青睐。陆锦霞说,当了营业员才知道,这同样是自己成长的财富。
培养计划度身定制
该公司人力资源中心经理王明鹤表示,“招募大学生并不是因为公司急需营业员,而是需要一批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王明鹤说,之所以让大学生先到一线当营业员,为的是锻炼他们与人交往的技能,如今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这一能力。同时,从基层做起,能让大学生对公司有更直观的认知。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为每一位招募进来的大学生都制定了培养计划,第一步都是从基层做起,并由劳模和公司中层以上干部一对一帮教。王明鹤说:“每一位大学生的专业、性格、能力都不同,所以公司为他们制定的计划也不同。有的人有管理才能,就往干部岗位上靠,有的人有技术水平,就往专业性人才方向培养,一段时间以后,这些大学生都会慢慢被转向其他岗位。”
经过数个月的观察,目前已有部分大学生开始转岗,徐欣妮已被安排到公司人力资源中心见习。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