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上海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徐汇区打造区域文化立体发展模式
2009-06-10

  “文化建设在徐汇区不留死角”,在谈到徐汇区近年来的文化建设时,区文化局局长陈澄泉斩钉截铁地说。近年来,徐汇区文化建设走出一条创新路,通过“横向”与“纵向”的编织,拓宽文化建设覆盖面,发掘公共文化优势品牌,逐步形成了一种立体化的区域文化发展模式。

  文化馆、美术馆,是以前政府所掌握的文化工作的资源,而老人、小孩则是文化工作的主要对象。“现在不一样了,‘区属’变‘区域’,虽是一字之差,却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大大拓宽了”,陈澄泉告诉记者,如今在徐汇区,文化建设已不单单是少数几个区属单位的事,白领、部队官兵、学生,就连外来的务工人员,也是文化建设队伍中的一员。区里设立“外来务工者专项活动基金”,辅导培训外来务工人员自己的艺术团队,组织他们去各个区县表演给自己的老乡们看,外来务工人员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

  随着“区域”概念的延伸,越多的人被囊括到区域文化建设中。

  5年,185场,这组数字是徐家汇公园星期音乐会作为一个群众活动创造的演出纪录。跨越5年的演出,77岁的老人徐月琴一场也没落下,这是星期音乐会举办过程中流传的一个关于“忠实观众”的故事。

  星期音乐会是徐汇区政府每年投入20万与上海音乐学院联手打造的优势品牌。除去恶劣天气,这台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每个星期六总会准时在小红楼前与市民见面。如今,星期音乐会已被评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项目,形成了自己固有的观众群。去年,区政府与上音签订了区校联手共推文化产业的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区校联手深化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单独立项。

  在徐汇,类似星期音乐会的品牌文化活动还有很多,“襄阳公园青少年艺术星期六”、“龙华魂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徐汇区白领文化艺术节”等公共文化活动精品不胜枚举。全区“一街(镇)一品、一居一特”品牌建设也如火如荼,一批特色鲜明的群文项目从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区域文化建设已纳入到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区内为此出台了《徐汇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多项政策文件;全区用于文化的经费投入逐年递增,高于徐汇区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和上海市文化投入增长率,仅2008年,区政府设立的优秀历史文化建筑修缮经费就达1亿多元。硬件设施上,徐汇区已构建功能完善的“区—街道(镇)—居(村)委”

  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居(村)委综合文化活动室覆盖率100%,平均面积达126平米。借助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自2006年来,徐汇区共组织各类培训、讲座活动近120场,培训文化市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2万余次,自2004年起,徐汇区根据群众需求,在老年人居住较为集中的社区引进、审批了四个书场,每年演出评弹逾千场,接待观众6万余人次。

  徐汇区的文化产业也稳步发展。通过对市属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2008年区内演出业税收同比增加96%;通过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徐汇区数字娱乐产业基地、电子创意产业基地和“2577创意大院”入选上海市首批15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去年,徐汇区文化产业在遭受金融风暴冲击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增长14.3%的成绩。 tujian.org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与同航班一甲流患者密切接触 美新奥尔良市
    ·调查显示:上海车展足够比肩国际五大车展
    ·猪流感疫情十问答:人吃猪肉或猪产品不会感
    ·世卫组织称猪流感病毒可能致人类大规模染病
    ·专家:当新流感病毒株出现就会爆发大规模疫
    ·马英九肯定陈江会成果称航班还有改善空间
    ·克莱斯勒展“爱心车”
    ·CANALI2009秋冬系列在上海发布
    ·伊顿携最新绿色科技亮相2009上海国际车展
    ·上海机场:文明乘机你我共创温馨空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