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山东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济南大明湖扩建 蒲学研究第一人故居被拆
2009-06-22

尽管文物部门此前建议保留,但是济南一所名士故居还是被悄然拆掉。位于大明湖畔、蒲学研究第一人路大荒的故宅,如今成了一片废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日下午,记者闻讯来到位于济南秋柳园街25号的路大荒故宅。这里原来是一片居民区,目前因为大明湖扩建工程,已经陆续拆迁。被拆的路大荒故居原是一座两层的洋楼,如今一片狼藉,只剩墙体,拱形的大门还在。房子周围几棵粗壮的大树,成为其历史的见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附近居民刘先生介绍,房子是几天前被拆掉的。当时遭到刘先生等居民的反对。刘先生说,既然是名人的故居,就应该保留下来。

tujian.org

济南市考古所副所长李铭来到现场后,颇感痛惜。他说,济南市文物保护部门此前对这一带比较有价值的老房子列了40多处,并把名单交给了相关的工程指挥部。文物部门的观点是,这些房子有的是名人故居,有的是有建筑价值,应该保留,因为都说济南名士多,但真正的名士故居却所剩无几。路大荒先生当时为了不让蒲松龄的手稿落到日本人手里,才躲避至济南,是位很有民族气节的学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铭说,前不久他还跟路先生的后人谈及此处故居的保护,没想到这么快就拆掉了,实在可惜。其实完全可以将其保留,修缮一下,作为一个小型的蒲学博物馆,也可以成为大明湖畔的一个文化景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蒲学拓荒者路大荒

tujian.org

路大荒(1895─1972)原名鸿藻,字笠生,号大荒山人,后一度改名路爱范,山东淄川人。从北京清华学堂所附设的体育学校毕业后历任淄川民众教育馆馆长、县立中学教师、山东省立图书馆副馆长等职。1951年任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主持修复蒲松龄故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生活在蒲松龄故里,路大荒从小熟悉有关蒲松龄的许多轶闻趣事,20多岁起便开始留意搜集蒲松龄著作的原稿、抄本及有关文物,潜心于《聊斋文集》的搜集研究。路大荒节衣缩食,花高价购买蒲松龄手稿。1936年上海书局出版了路大荒主持编辑的60万字的《聊斋全集》,一时在学界引起轰动。

tujian.org

1937年12月日寇攻陷淄川城,得知路大荒有蒲松龄手稿,日本人赶到他的家中搜查。一无所获的日寇放火烧掉了他家的房屋。路大荒悄然潜入济南,寄居在济南大明湖畔秋柳园街25号的小楼中,以做家教、街头写字为生,以此保住了弥足珍贵的蒲松龄手稿。济南解放后,路大荒被任命为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3年,周扬点名由他牵头展开蒲学研究,并嘱托省文化局王统照局长提供帮助。1962年,路大荒所编的60多万字的《蒲松龄集》问世,路大荒把最心爱的《聊斋文集》手稿捐献给省图书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2年6月6日路大荒先生去世。著名学者梁漱溟亲自为路大荒先生题写墓志铭:“盛德丕显,有功不矜;高风亮节,报效国恩。得时则驾,日月胸襟;半生贫贱,一代闻人。留仙知己,永垂竹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这位蒲学研究第一人却了解不多,如今其故居也被拆除,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 国家帆船队女子队员在山东日照开始下水训
    · [快讯]济南军区已投送4万官兵紧急驰援地
    · 山东莱芜:预存保证金保障农民工权益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山东已汇集捐款1.5亿元
    · 山东鼓励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 [救援纪实]山东警犬搜救队3天只睡了3小时
    · 山东麦收跨区作业开始 技术服务车免费通
    · 自发报名参加救援 山大六名学生赴汶川救
    · 济南军区救援队救治106人 104岁老人获救
    · 山东医疗救援队奔向重灾区 连夜转战至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