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青海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强卫与青海民大师生座谈学习贯彻胡锦涛讲话精神
2009-07-09

  青海新闻网讯 5月5日下午,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穆东升,省委常委、副省长徐福顺的陪同下来到青海民族大学,看望广大师生,向大家致以亲切问候。在与青海民族大学师生一起座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时,强卫寄语全省广大青年,弘扬五四精神,牢记历史使命,做有志、有德、有为的新一代青年,在振兴中华的伟大进程和建设新青海的生动实践中学习成才、创业建功。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青校园满目春色,莘莘学子朝气蓬勃。强卫书记十分关心青海民族大学的学科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民族学与人类学学院,强卫详细了解重点学科和民族学、人类学等5个硕士点建设情况,并查看了学校学术和科研成果,他希望学校继续加强富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建设,多出成果。强卫还来到学校体育馆、图书馆,查看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后,强卫与学校师生进行了座谈。教师代表马成俊、谷晓恒、马海成和学生代表李康、韦国勇、才本加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当听到韦国勇介绍自主创业的故事后,强卫对他敢于面对社会、转变就业观念、积极主动创业的行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座谈中,强卫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崇高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奋斗方向和宽广的成才之路,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的关心厚爱,全省广大青年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强卫强调,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勇敢地承担历史重任。全省广大青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蓬勃的朝气和顽强的毅力,勇敢地承担起历史和时代的使命、党和人民的嘱托、国家和民族的重任。作为青海的青年学生,既要胸怀祖国,更要热爱家乡,把全部才智奉献给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伟大事业,努力用富裕家乡、发展家乡的实在业绩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刻苦地砺志成才。广大青年要带头树立起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在火热的实践中锤炼品格、磨炼意志,展示青海青年不怕吃苦、不甘落后、拼搏奉献、奋发向上的新形象。要把远大的理想同扎实的奋斗结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脚踏实地,苦学苦干,不断积累新知识、增强新本领,不断奠定人生进步的根基,努力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积极地建功立业。要积极投身实践的火热熔炉,积极奔赴基层的广阔天地,积极迎接创业的艰苦挑战,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成就青春理想。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大力实施民众创业战略。青年大学生理念超前、知识丰富、朝气蓬勃,是民众创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个群体。希望青年学生要自觉转变就业观念,敢于创业、善于创业,以成功创业的实际行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开辟人生和事业的新天地。(作者:吴彬) tujian.org


自主创业成功成功创业就业
     相关链接
    ·青海民族大学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
    ·青海开展“集中打击偷采盗采煤炭资源”专项
    ·德令哈全力部署绿化国土 今春植树14.2万株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互助五项措施力推扶
    ·省教育厅要求学校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
    ·力促就业 西宁市工会职工技能培训基地达10
    ·青藏兵站部“三站”部队官兵看上数字电视
    ·青海省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做出具体要求
    ·农民对“家电下乡”的喜、忧、盼
    ·喜看农民工自费上技能提高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