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提示残疾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大家给予理解和关怀。由于肢体或者感官的障碍,他们的日常生活困难重重,消费环境十分糟糕。近日,记者走访了几位残疾人,倾听了他们的心声。 逛街的次数能数出来 家住呼市麻花板村的黄先生几年前由于车祸,齐膝失去了双腿。见到记者时,他无奈地对记者说:“失去双腿的这几年,我几乎没有去过任何娱乐场所和购物中心,我两条腿都没了,只能坐轮椅。出去一趟还得有人陪着,公共场所的设施都是为正常人设计的,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上厕所都成问题。虽然装上假肢情况能好点,但还是很不方便。”说完后黄先生长长地叹了口气,紧皱的眉头始终没有舒展开。 小何今年28岁,由于先天缺陷,她的身高只有70多公分,身体发育严重畸形。她对记者说:“长这么大,出去逛街的次数能数出来,不是因为家里不允许,也不是害怕别人奇怪的眼神,而是出去一次太麻烦。我大部分的衣物都由家人代购,衣服买回来都得改,我真的很想自己出去走走。” 在采访中,像黄先生和小何一样,希望能够阳光出行的残疾人朋友还有很多。 消费隐患与空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配套设施齐全的公共场所、娱乐休闲场所和购物中心很少配备针对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电梯、过道、厕所和安全通道),在这些地方,没有特殊设施,残疾人很难在这里长时间停留。 记者在马路上行走的时候,发现很多盲道被自行车、大包裹等物品挤占,这对于一个在盲道上行走的盲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而且呼市几乎没有一处专门为残疾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在专门的医疗器械商店里,记者看到,残疾人辅助用具的价格并不便宜。轮椅的价格一般在400~1000元左右,质量好一点的助听器价格动辄就是上千元,而假肢等高级一些的残疾人用品更是价格不菲。这对于收入较少的残疾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 记者在很多商场中发现,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正常人的尺寸裁制的,象小何这样的特殊身材只能买童装。小何对记者说:“我二十几岁的人了,穿件童装在身上,自己都觉得不舒服,但是成人的衣服裁改后才能穿。对那些漂亮的成人衣服,我只有看的份儿。” 造血为主 输血为辅 5月26日,记者从呼市残疾人联合会了解到,呼市目前有8.82万残疾人,约占全市人口的3.62%,涉及全市1/5的家庭和40万人口。 呼市残疾人联合会宣传文体部副主任刘云峰对记者说:“调查显示的这些数字说明我市的残疾人和所涉及人群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群体,而残疾人消费环境的优劣对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很大影响。应该让残疾人方便地走进公共场所,享受正常人的一切权利,让他们能去看电影、健身,能随时买到自己喜欢的衣服。要实现这些目标,残疾人应该自食其力、自主创业,以造血为主,输血为辅。” 口文/实习记者 刘睿 顾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