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坐过山车一般,从2007年下半年物价的持续上涨,到2008年4月份开始逐月下降,那么,什么是此次物价起伏的导火索?消费价格指数的更迭又给沈阳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实惠?6月26日,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专家利用最新抽样统计调查资料,解开了本轮物价起伏的疑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物价涨跌看猪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辽宁调查总队专家分析,本轮物价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猪肉。2007年5月开始,猪肉价格一路上涨,到2007年8月,最高涨幅达到92.4%,自2008年5月开始逐月回落,到2009年5月,同比下降31.7%。在此过程中,油脂、鲜蛋、牛羊肉同样经历了先高后低的涨跌过程。正是由于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才进而带动食品类价格的大幅上涨。从数据来看,2007年CPI(消费价格指数)全年累计上涨5.1%,其中食品价格涨幅达12.8%,猪肉更是上涨53.1%,2008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7.2%,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0.4%,猪肉上涨70.4%。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分析,这一轮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偏低,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农产品生产成本大幅增加,造成比价不合理,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从而引起供求结构失衡,使得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前物价处较低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辽宁调查总队专家分析,物价是产品价值、供需关系状况的综合反映,而价格的起伏能够改善供需结构,达到供求平衡。目前,辽宁物价水平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同比指数已经连续6个月下降,因此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促进农村居民生产性消费,引导城镇居民提升消费档次,实现消费结构升级。而由于低收入居民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最大,应多关注他们,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tujian.org
本报主任记者 白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