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节能:废纸攒起来做档案
家住铁西区贵和街道的夏福祜、孟宪成、印连举三位老人原本并不相识,但他们有个共同的习惯,多年来坚持记录家庭节能档案。几年前,三位老人因参加社区举办的环保知识培训会而相识,没事就聚到一起,聊聊各自最新发现的家庭节能小妙招,谈谈怎样完善家庭节能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2岁的夏福祜大爷,从2001年开始制作家庭节能档案,如今已攒有厚厚几大本。记者发现,建档所用的纸都是用过的废纸。夏大爷告诉记者,他每年建家庭节能档案所用的纸有500多张,如果都用新纸太浪费了,于是他就从开复印社的儿子那里要来用过的纸,利用废纸的背面建档。还有平时在街上得到的广告宣传单、孙子用过的练习本等,都成了夏大爷建家庭节能档案的材料。“咱建的就是家庭节能档案,处处都应该体现节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月能源支出多少?看表便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印连举老人是三人中记录家庭节能档案中最多的一位。翻开印大爷的节能档案,“绿色消费记录表”、“节能减排大事记”等内容非常丰富。单说攒下来的每月水、电、气支出票据就有上千张,这些票据可起了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印大爷的节能档案中,设有“家庭节能减排统计”专区,利用积攒下的煤水电支出票据制作成月能源支出统计表,蓝色水笔画出的统计图表非常醒目,使每月的能源支出一目了然。“这样心里有数,可以做到每月能源支出平衡。此外,通过统计图表的对比可以做到节约能源时刻不放松。一旦哪个月支出超标了,可立即找出浪费原因并进行分析总结,家庭节能档案的最大好处,就是让积极参与家庭节能的市民心中更加有底。”印大爷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单靠对比不成,要想真正做到节能,还要靠印大爷档案中的“家庭节能实用指南”。平时从报纸、电视甚至小孙子的教科书上发现哪些节能环保小窍门,印大爷都会留心记录到档案中。如今已积累了几百条节能小窍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照着秘诀做,省水省电有窍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起建家庭节能档案的好处,孟宪成老人滔滔不绝,小小的环保档案不仅帮老人练就了家庭节能“绝活”,同时也让老人通过节约得到了实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孟大爷告诉记者,平时注意对节能细节的积累,时间长了,自然见到了效果。“用过一次的水别轻易扔掉,放到桶里备用,一水可以多用,淘米的水可以浇花;洗菜的水先擦地板,再冲厕所;洗芹菜的水加热后烫脚,还能帮助活血;在马桶水箱里放三个塑料瓶占用空间,每次抽水可节水二三升……”从前孟大爷家每月用水10吨,如今按他记录的节水方法操作,每月仅用7吨水,一年下来,就省下30多吨水。 tujian.org
再说说省电,孟大爷告诉记者,从前家里60瓦的灯泡有5个,如今都换成了7瓦的节能灯,虽说节能灯的售价比普通白炽灯高点儿,但用电量大大节省了。此外,平时看电视,颜色不要调太深,声音不要开太大,这些细节的注意,使电费也省下不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记者 王晓婷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