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辽宁频道6月8日消息(记者马义、徐扬)当渡船一次次驮着火车漂洋过海,将渤海湾的百年梦想化作现实时,烟大铁路轮渡的建设运营者们都会为自己有支“铁军”而自豪。中铁渤海铁路轮渡有限公司,这个只有8岁的年轻企业,不仅成功建成了中国第一条运距超过百公里的跨海轮渡,还打造出坚不可摧的“铁军文化”。如今,有形的跨海巨龙和无形的“铁军文化”,已成为渤海湾上一道靓丽风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纵贯渤海海峡的烟大铁路轮渡,是我国东北至长江三角洲陆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南起山东半岛烟台,北至辽东半岛大连,全长159.8公里。项目建设中,员工来自天南地北、业务涵盖铁路港航、跨海管理部门分散、设备先进技术复杂,如何将多兵种、多部门拧成一股绳,使企业管理科学有效,是摆在公司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中铁渤海公司总经理迟宝璋说,这些困难决定了公司必须要有和谐向上的文化作保证,必须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打铁先要自身硬。迟宝璋说,没有“有文化”的领导班子,就没有像样的企业文化;公司从治企根本上摒弃了企业文化是边角料的误区,将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来建设。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牵头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班子成员定期为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宣讲和辅导。公司还定了一条规矩:凡是要求员工做到的事情,领导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员工不做的事情,领导坚决不做。公司组建8年来,做出重大决策几十项,从未发生过任何失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烟大铁路轮渡是在中华民族近代充满屈辱的渤海湾里挑起攀登科技高峰的重任。而且,渤海湾事故多发,烟大铁路轮渡又是自行建造、国外认为不可能完成的超百公里铁路轮渡。面对历史重担,中铁渤海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一个“铁”字:铁的纪律、铁的意志和钢铁般的团结。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施工初期,一座造价数十万元的桥墩质量略有瑕疵,公司果断要求炸掉。迟宝璋说,尽管一下子损失了几十万元,但收获的却是整个建设期的规范严谨和公司上下形成的“纪律”意识和“精品”意识。正是靠着铁的纪律和企业文化的熏陶,来自天南海北、铁港航等各行业的734名员工,凝聚成一支拼搏奉献、攻坚克难的“铁军”队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打造“铁军”也要“善待”,让员工们成绩有肯定、奋斗有目标、前途有奔头。几年来,公司累计投入上千万元用在了员工学习深造、重奖评优、人才培养等方面。一大批中青年人才成为了业务骨干,年轻人则在这里找到了方向和动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形和无形两个工程,在烟大铁路轮渡项目上得到了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工程质量、安全、投资、工期、环保、技术创新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项目先后获得了“火车头奖”“詹天佑奖”和“鲁班奖”等国内外一系列殊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截至今年5月31日,烟大铁路轮渡试运营两年多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公司3艘渡船累计开行3965个航次,渡运铁路货车3912列,有效实现了东部陆海铁路大通道合龙的作用。(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