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日报讯(主任记者李海英)“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在沈北新区的5000多闽南客商,不但没有退缩,反而留下了票子,带来了孩子,买下了房子,可以说,对沈北这块土地是情有独钟的。”近日,沈阳闽南国际石材城董事长、沈阳闽南商会常务副会长卓梧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这些闽南客商逆势而为的睿智和果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十年打磨一朝回报 “2004年我们六个股东走遍了全中国,最后决定将6亿元资金投在这里建设国际石材城,就是被这里质朴的干部和高效的办事效率所吸引的。”卓梧桐说,他们在沈阳经商都有十年之久,过去一直是将挣的钱带回福建老家去。但出于回报这片热土的心愿,最终决定将钱投放到这里。2007年,一座占地面积100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产业集群正式落成。短短两年时间里,闽南石材城就成为辐射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以及日、韩、俄罗斯的建材中心市场和全国性的石材集散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举家北上其乐融融 每到傍晚放学时分,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孩子坐着校车回来后唧唧喳喳地聚集在石材城内,成为这里的另一道风景。沈阳闽南国际石材城总经理常丽燕说,常年在这里经商的闽南人现在纷纷把家搬到了这里。据不完全统计,沈北新区至少有50套别墅的主人是闽南客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业界精英来寻商机 常丽燕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新入驻的企业有十余家,其中有宏大、宏星等全国排头兵企业,还有不少企业持币前来洽谈,希望尽快进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什么这些闽南人能抓住商机?卓梧桐向记者透露了天机:商人不仅要有精明的头脑,有要抢抓行业转移契机的胆略,同时,还需要有一股韧劲,在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更要稳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