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低迷市场寻找需求亮点,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坚持细化管理和优化生产,大连石化公司应对金融危机交出漂亮答卷:1至4月份实现利润5.7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上缴税费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亿多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去年底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石化产品市场需求紧缩,产品价格下跌,使很多炼化企业产品堵库,生产降量,效益下降甚至亏损。面对严峻形势,大连石化公司坚持市场导向,成立了以总经理蒋凡为组长的生产协调组,每天了解市场需求,每周结合市场变化和销售情况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安排,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产品。2月份,市场甲苯和二甲苯需求较旺,公司立即调整生产方案,每天增产甲苯和二甲苯100吨,当月增加利润200多万元。他们还发挥生产新区的技术优势,生产市场需求较大的97号国Ⅲ汽油、京Ⅲ柴油等高标号油品,既满足了市场供应,又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紧盯市场的同时,大连石化公司通过细化管理和优化生产,严把生产成本关。年初,公司成立了提高加热炉热效率工作领导小组,多部门联合开展以提高加热炉热效率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减排劳动竞赛活动。一季度,加热炉氧含量由过去平均5%-6%降低为平均4%。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际原油市场上,高酸值原油因腐蚀性强、炼制难度大而油价走低,给企业带来了降低生产成本的机会。大连石化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装置加工低质原油能力。今年3月中旬,企业精心测算生产设备防腐能力以及加工高酸值原油产生的渣油中的重金属含量,确定高酸值原油的掺炼比。目前,共掺炼高酸值原油4万多吨,节省原油采购成本100多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卫本报记者/杨丽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