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当市民吴丽来到十一纬路附近一家餐馆就餐时惊讶地发现,这家自己常来的餐馆一下子从川菜馆变成了春饼店。但让她不解的是,餐馆的老板、厨师甚至是服务员都没变,内部装修也没有任何变化,那餐馆改名究竟图啥?记者采访中发现,金融危机下,被称为“经济晴雨表”的餐饮业自然也很难独善其身。沈城餐饮业在叹息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同时,也纷纷出招应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店名:就图个新鲜劲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个小店已经不是第一次改名了,在我印象中一年来至少改三回了,家常菜、川菜、春饼等主打项目变着法儿地换。”吴丽告诉记者,对于她这位老主顾而言,其实就是换了块招牌,菜单里的菜品没啥变化,老板、厨师、服务员也都是原来的老面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白了,我们就是为了能更多地吸引眼球儿,这也是金融危机下的无奈之举。”这家餐馆负责人表示,根据他的改名经验,新的店名总会或多或少给消费者一些新鲜感,这就会给餐馆增加不少人气。“最近,‘招牌酱骨’在沈阳挺火,备不住过两天还得再改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发现,在这轮餐馆“整容”风潮中,进行店名炒作的餐馆多为中小餐馆,大餐馆往往有较稳固的发展模式而很少改变。当一个热点过气,中小饭店改变容易,换个牌匾又可以经营其他特色菜肴,损失也不会太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频繁地更改餐馆名,真的只是换一块招牌这么简单?当天,辽宁省工商局注册处负责人表示,如果餐馆的个体工商户执照上已注明店名,那么在更改店名后,必须对旧个体工商执照进行变更,否则将会受到处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换菜单:啥菜火就炒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土餐馆如此,洋快餐也不例外。当天,到必胜客市府路餐厅用餐的消费者们意外地发现,必胜客也换菜单了。翻开春意盎然的绿色菜单,第一页便密密匝匝地排列着30款春季新产品,占到全部菜品的27.5%。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沈阳市烹饪协会副秘书长张国玉表示,餐饮行业有自己的特殊性,与工业产品不一样,创新的速度特别快,需要不停地通过口味创新吸引消费者,迎合市场,进而赚取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说,餐饮行业进行类似的风味炒作,本身无可厚非,也是其自身的生存法则,当消费者对一种口味腻烦后,他们又会创新出另一个味,满足消费者的新鲜感。”张国玉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