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讯(刘丽艳 记者 张曦尧)随着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日益变化,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感悟和关注,并成为全球性的共识。然而,生态文明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沈阳建筑大学留学生公寓1511房间的老房客-红隼和建大的师生们用多年来的真情互动诠释着其中的涵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草窝里几只长满淡灰色绒毛的小红隼相互依偎着,见到有人来看它们,一个个地睁大了眼睛,清澈的眼神里透着那股天生的锐气,尖尖的小嘴一张一合,像是饿了在要吃的,又像是在向我们求助。“就在几天前的下午,雌红隼觅食回来后,一直趴在窝里一动不动,大家感觉情况很异常,便派人到现场查看,结果发现雌红隼死了,此时,几只可怜的小红隼此时还没有长出翅膀。”后勤集团副总经理梁军保很遗憾地说。据猜测,雌红隼可能是在觅食时误食了用药毒死的老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大的校领导时分关注此事,并责成专人负责小红隼的生活。建大的师生们纷纷献出爱心,要来帮助小红隼渡过难关,管理学院阳光爱心俱乐部的同学们连夜制作爱心宣传板和宣传单,号召教师和同学们捐出一些零用钱来给小红隼买食物,一下午的时间,就筹到1000多元。学校就如何喂养,喂什么样的食物等问题,还专门请教沈阳市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同时,聘请了一位有多年养鸟经验的人来专门照顾小红隼,考虑到保持红隼原有的野生习性,在喂食的时间间隔和食量等方面尽量遵循自然,在此期间还会发现雄红隼偶尔也会叨来食物给小家伙们吃。据有关专家介绍,通常雄红隼是不喂养幼雏的,如此的异常行为,不禁让人联想到也许红隼之间也是有感情的,雄红隼是在以这种行动来表达对雌隼的思念和对幼雏们的爱怜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红隼与建大的故事要从5年前说起,梁军保回忆说,那时新建的公寓还没有启用,工作人员在3月份的一天发现类似鹰一样的两只鸟停留在1511房间的阳台上,像是在孵蛋,便及时报告。校里派来的老师远远观察后判断“可能是红隼”,又通过多方了解,红隼属小型猛禽,常栖息在山区植物稀疏的混合林、开垦耕地及旷野灌丛草地,喜逆风飞翔,可快速振翅停于空中,在孵卵期间不能沾人气,否则会弃子而飞。如今,红隼会超常规地选择这里安家实属罕见。凭借多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校理念,校方决定,将此房间专门提供给这对特殊的“客人”,待其离开后,再投入使用。公寓的工作人员还特意在阳台上放了一个簸箕,以便红隼在这个爱巢里产卵、孵化、喂养幼雏。 tujian.org
令人惊喜的是,第二年的3月,这个房间阳台上又来了一对“情侣”-红隼,虽然无法判定是否是先前的那两只,但据专家介绍,即使不是同一对,也应该是这个红隼家族中的成员,是建大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的人文气息引起了隼届的偏爱,同时为了优化种群,每到孵卵时节,它们就会寻求故里,孕育后代。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待小红隼长出翅膀后,红隼一家又会飞走了。这一奇妙的事情引起了广大的师生们的热切关注,学校待红隼飞走后,便派人在此阳台上安装了实时监控的摄像头,以便来年全校的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来观察红隼的动态。 tujian.org
一晃已经5年了,红隼每年3月来,6月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梁军保说:“为了给红隼创造适宜的环境,这个房间也再没有使用过。正常红隼每次可产卵4-6枚,今年却产了7枚,而且全都孵出来了,只可惜前不久死了一只。”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快看,这只小家伙尾巴上的羽毛长出来了,”负责照顾小红隼的工作人员一边手指着红隼的尾部一边兴奋地说。“每天我们都去买新鲜的鸡肉、牛肉……来喂小红隼,它们的胃口可好了,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太阳光很足,我们准备给它们铺个凉席,再搭个凉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纪念那只死去的雌红隼,学校还计划要将其制作成标本,并将红隼做为建大的吉祥鸟,以此来调动学生们的动植物保护意识,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齐心协力共建生态文明得到生动体现。 tujian.org
听着他们的话语,不禁有些感动,也许,这个红隼家族也是因此而一直延续着这个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带着某种不舍告别可怜的小红隼,心情因雌隼的死去而有些沉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而,在离开公寓不远的地方,一个偌大的鸟茏式铁栅栏吸引了我。梁军保介绍说,“里面养的是孔雀,去年还孵出了幼雏,现在已经长大了,那边也是我们建大的微型自然保护区,2008年我校还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踏过绿地毯,穿过杨柳荫荫,两侧的运动场上不时地传来喝彩声,木栅栏里悠闲的小鹿正在散步,几只雪白的绵羊在嬉戏玩耍,白、蓝孔雀天生的模特儿,竞相开屏,尽展着它们的美丽,鹏程桥下又游来了几只野鸭。梁军保手指着周边的假山说,“那里还有许多野鸡,当初刚发现时,学校领导就要求将假山封闭,并禁止捕捉。而且我们这里还有成规模的水稻种植区,里面养着螃蟹,在全国还小有名气呢,每到秋天收割的季节,我们会专门留出一块地供麻雀来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一切都令我肃严起敬,透着建大学府的人文气息,赏着浑然一体的生态环境,相信小红隼们一定会生活得更好,同样会在6月的某一天,伴随着鸟语花香,追随着母亲的期盼,它们振翅翱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我们共同期盼明年3月依然会有一对红隼能够如期而至!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