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鹏学 张斌 本报记者 张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奥运这个大舞台后面,无数人在拼打一场顽强的奥运保卫战。曾经在冰雪和地震灾害中屡建战功的吉林电力人便是其中的一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月16日,京哈高速公路上急行着一支由21辆中巴组成的车队,314名输变电专业精英由长春向北京行进,他们肩负着进京保电的神圣使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吉林电力公司支援北京奥运保电任务范围涉及北京市9个县区18条110千伏、220千伏输电线路208公里、601基杆塔的巡视,10座110千伏变电站值班和2个区100多个重要用户应急电源保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00多人进驻目的地后,指挥部临时党委对员工进行了现场培训,并立即着手制定了16项规章制度。很快,一支保电队伍昂首阔步走上北京周边城乡9个县区的千里银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流火的北京城郊18条线路,都是在山区和农村,一望无际的山林和玉米地,被燥热蒸烤得几乎可以点燃。在这样高温中,队员们每天要在线路下往返4次,每次都需要3个小时以上,行程达30多公里,每巡视一次衣服都被汗水湿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巡线中赵健峰大腿内侧被磨起了水泡,破裂后,整个大腿内侧皮肤脱落,伤口的血水和汗水混在一起,沿着裤腿往外流。队友们劝他先回驻地,小赵却说“这点小伤,不用管它。”坚持着一直到巡线结束。张金生扁桃体发炎,高烧39℃,在高温下不停行走几近晕倒,随队医生给他打了退烧针后,他又跑到了现场。董加患有习惯性脱臼,一次巡线中突然发病,上肢不能行动。把他送到医院进行复位后,他又立即跑回巡线现场。腿和脚被树枝划伤,胳膊被庄稼划出血痕,脚板打起了水泡,甚至身上被草爬子叮咬,这些都成了保电队员的家常便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月下旬的一天,大雨骤然而降,没带任何防雨设备的28组队员正在巡线途中,浑身上下满是泥水,他们依然坚持完成了每一基塔的检查巡视。奥运会开幕式当晚,由于对云层进行干预,密云和怀柔等地连续降雨,200多名在线路上巡视的队员被浇得浑身湿透,可是没有一个人离开现场,一直盯守到开幕式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夜间线路巡视难度较大,在山林间和庄稼地里行走更为艰难。视线不好,检查每个基塔螺栓要用手去摸,巡视导线要一米一米地去逐段排查。午夜巡线归来,大家只能选择在车中或简易帐篷里过夜。在汽车里腿脚难以伸直,只能蜷缩在座位上勉强入睡。帐篷中酷热难耐,进入片刻,便浑身如水洗。成群的蚊子肆虐,队员醒来时身上成片的红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小组巡视的线路要经过一个正在建设中的高尔夫球场,发现一个挖沟机正在线路下作业,他们找来施工人员进行宣传劝解,及时消除了给线路运行带来的隐患。17组的队员在巡视到一基铁塔下面时,发现塔的四周已经砌起了围墙,里面支起了七八顶帐篷,还有煤气罐、氧气瓶等设施,巡视人员马上将这一直接威胁线路安全运行危险源清除。 tujian.org
经历过抗冰保电和抗震救灾洗礼的吉林电力人,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实践着保奥运供电的责任。他们正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照亮着国人的奥运梦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