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应对气候变化
授课专家: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授课题目: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观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工作方针,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态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是气候变化受害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外交谈判不亚于打一场“卫国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气候变化已成为非传统因素的国家安全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环境、外交、科技等诸多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业可能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许多地区作物减产。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 tujian.org
●将气候变化国际压力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动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 tujian.org
观点阐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类活动特别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很可能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百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至0.8℃,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以北方增温最为明显。从1986年至2006年,我国连续出现了21个暖冬。未来我国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江西年平均温度呈现了稳步上升趋势,且冬季增温最明显。 tujian.org
气候变化影响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观点阐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近九成的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人为因素导致的温度升高可能已经给许多自然和生物系统带来影响,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已逐步显现。 tujian.org
未来气候变化会在许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tujian.org
干旱地区增加,强降水增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业生产风险增大,林火和病虫害风险增加; tujian.org
沿海地区洪涝、风暴和其他自然灾害频率加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工业、人居环境和社会影响以负面为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长期忽视减缓和适应措施,气候变化可能会超出自然、管理和人类系统的适应能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科学发展应对气候变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观点阐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一些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可持续发展也能够提高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从长远看,越早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经济成本越低,减缓效果越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tujian.org
在制定和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要高度重视气候、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tujian.org
在大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划的决策和部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区域的气候和环境演变特征与趋势,制定人口、经济分布与气候、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战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坚持在发展中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观点阐述: tujian.org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发展的过程中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必须坚持节能降耗,节约资源能源,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降低单位GDP能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保护湿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城市绿化,保护大气、水、海洋环境,努力促进生态文明和人与自然相和谐。(本报首席记者傅云 本报记者李冬明整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利用生态优势促经济发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授课专家:省气象局副局长魏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授课题目:江西宏观生态特征与气象防灾减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省超过半数地方的负离子浓度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的标准,表明江西的野外空气环境质量很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尊重规律,天人和谐:掌握天气变化规律,趋利避害。 tujian.org
●我省现阶段生态容量处于可恢复性增长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以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卫星遥感连续监测显示:我省早晚稻面积均稳定在2000万至2300万亩左右,表明我省宏观农田生态系统比较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省生态容量潜力很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观点阐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省大力开展的植树造林和水土治理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质量、覆盖率在提高,生态容量呈恢复性增长。遥感解译资料表明,与1996年相比较,2000年以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面积在减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我省农田面积保持稳定,为确保我省粮食安全和农田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空气质量受气象条件影响虽有季节性变化,但我省全年清洁空气指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省降水与湖泊面积年、季、月变化大,有利形成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计算结果表明:江西生态容量总体呈波动性变化趋势。2004年开始呈恢复性增长。江西生态容量潜力很大,可以继续提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经济 tujian.org
观点阐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省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应充分利用江西生态可恢复性增长的优势发展经济。现阶段生态容量处于可恢复性增长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以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既符合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也符合我省的资源优势和生态条件,必将促进江西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观测分析表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空中水汽资源约为5671.6亿立方米,其中69%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赣北环鄱阳湖地区年总太阳辐射属丰富地区。日照时数也是赣北中部最多。鄱阳湖平原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1270万千瓦,占全省的21.2%;技术可开发量约210万千瓦,占全省的91.3%。 tujian.org
这表明,环鄱阳湖地区气象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潜力大,有利于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本报首席记者傅云 本报记者李冬明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