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横峰讯叶辉、吴庭水报道:横峰县努力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在“三项创建”活动中发扬创新精神,针对性地推出了党员“挂牌”服务、“二线”干部回归“一线”、“一岗三员”、“农民大使”等工作新举措,既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又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更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县精心组织实施“千名党员干部帮千户”的党员挂牌活动,帮助农民尽快与政策对接、与项目对接、与资金对接、与先进技术对接。全县共帮助农户落实各种经济发展项目161个,争取扶持资金1000余万元。同时在全县28个村860户“党员家庭”试行挂牌,激励党员做好亲属工作,从自己的家庭做起,推动各项工作,做到“宣传一片,激活一方,发展一地”。同时推出了农民给基层组织挂监督牌活动,县委组织部细化26项评分标准,由农民当“考官”,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心系农民共谋发展。宋村村以往是上访事件多发村,自从挂“监督牌”以来,村干部积极带领村民共谋发展,今年全村没有发生一起治安案件,村民在最近的年终评议中给党员干部打了满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推行干部年轻化,该县有200多名年龄较大的党员干部从副科以上岗位退下来。为此,该县鼓励退居二线的非领导职务干部到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服务。这些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己懂政策、威信高、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优势,全心全意为基层群众服务,赢得群众的广泛称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该县大力加强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和流动党员管理,对那些还不具备单独组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则推出了“一岗三员”(即支部书记岗、指导员、组织员、联系员)党建工作方法。并向义乌、慈溪等14个劳务输出密集地派出120余名党员干部,建立“流动党支部”,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为农民工进行维权服务。这些党员干部被农民工亲切地称为“农民大使”。据统计,目前“农民大使”已为600余名流动党员建了档案安了新“家”;调解纠纷623起,维权623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同时,“农民大使”还积极为务工人员返乡投资当“红娘”,帮助其寻找对口项目,今年共引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投资3.2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