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6月13日讯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前生猪生产情况如何?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来到连续6年夺得人均出栏生猪全国第一的湘潭市采访。据市畜牧水产局总畜牧师吴买生介绍,湘潭市今年来发展生猪500多万头,同比增加4.3%;存栏母猪30万头,同比增加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继2003年至2007年5次夺得全国人均养猪数量第一之后,去年湘潭市以出栏生猪600多万头、人均出栏3.1头而再度夺魁。湘潭市生猪生产何以长盛不衰?政府引领至为关键。早在1998年,该市人大常委会就作出了《关于加速生猪品改,推进生猪产业化的决定》。此后,市委、市政府针对发展变化的情况,先后拿出了“加快实现生猪产业化”、“1000万头生猪产业发展规划”等。每年召开一次专题大会,要求全市各级把发展生猪产业提到“富民强市”的高度来抓。同时,逐年增加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奖励养猪户改良品种、壮大规模;建立良种繁殖与推广以及疫病防治体系,加快标准化大规模猪场建设。目前,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已在166个养猪户、5万多平方米的养猪场推广;良种繁殖推广面达90%以上;1600多名专业人员组成的防疫队伍,常年活跃在农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民抱团共闯市场,是湘潭市生猪产业蓬勃发展的又一支点。由会长卢国良领衔的湘潭县响水乡青竹村养猪协会,已发展会员1072户,并且实现“订单养殖”,每年出栏的5万余头生猪全由协会以保底价收购、包销。湘潭市畜牧部门大力推广青竹村养猪协会的经验,目前全市已涌现178个农村养猪协会(合作社)。这些由养猪户自愿组成的协会,向会员提供统一引种、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等服务。全市每年销往东南沿海的400余万头生猪,很大部分来自这些养猪协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