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3日从省林业厅获悉,有着“东方宝石”之称的国家珍稀鸟类朱鹮人工繁育在我省再获成功,已成功繁育17只。至此,我省总存栏数已达到36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朱鹮野外种群分布过于狭窄,对自然灾害和疫病的抵御能力较低等问题,加快推进朱鹮人工繁育、放归自然和再建种群工作,2007年3月,国家林业局从北京动物园为我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拨4只朱鹮。同年11月,从日本返还我国的13只朱鹮也被安排在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养护,经过不断研究和努力,2009年,朱鹮产卵24枚,孵化幼鸟19只,成活17只,成活率达到了89.5%,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介绍,朱鹮又称朱鹭、日本凤头,俗名“红鹤”,被誉为“稀世珍禽”、“吉祥鸟”和“东方宝石”,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重点保护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家。20世纪中叶以来几近灭绝。我国朱鹮保护研究的成绩举世瞩目,数量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7只增至目前的1000多只。(河南日报 记者 田宜龙 实习生刘 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