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河南网郑州5月13日电 (记者 赵敏 朱晓娟)记者今日从河南洛阳孟津文物部门获悉,当地文物工作者在进行河南第三次中国文物普查时,在位于洛阳市附近的孟津县城关镇,刚刚发现一处唐初佛教摩崖造像。有关专家称,其雕刻风格与龙门石窟奉先寺的佛龛十分接近,它的发现对研究佛教雕刻艺术和发展演变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这处造像最先是由该县城关镇杨庄村一村民发现的。造像位于一处断崖之上,坐东向西,高四米、宽二点五米,主龛雕像为一座在莲花台上、高0点七五米的坐佛,头后有背光。佛像左右两侧各雕刻有两个供养菩萨和两个力士天王。供养菩萨皆为站立状,脚踏莲花底座。在主龛以南,还用宽线条阴刻着两个坐佛,现仅存其轮廓。在主龛以北,另雕有一小龛,为一坐佛,下有题记。这处造像雕刻在红色沙岩上,由于长年风化和人为破坏,大部分已模糊不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根据造像雕刻风格及人物服饰,文物工作者判定其为唐初作品,特别是主龛佛像两侧分别雕刻有两个供养菩萨和两个力士天王,其雕刻风格与龙门石窟奉先寺的佛龛十分接近,说明龙门石窟的雕刻艺术对民间佛教雕刻艺术影响很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另据史料记载,孟津在唐初并不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之地,在此发现佛教摩崖造像,说明佛教当时在民间非常盛行。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