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万亩生态林里,淅川青年教师李小伟一家正忙着帮塔柏浇水:“每逢节假日,俺几乎都到这里来,冬春植树,夏秋管护,为的是让这里的山更绿、水更清!”擦把汗珠,李小伟的话语质朴而真诚。 tujian.org
当日,在渠首总干渠两旁的汤山、禹山上,一棵棵新栽的树苗迎风而立,上千名青年志愿者正挥镐扬锹,培土浇水,植绿护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从把淅川确定为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后,丹江口水质举世瞩目。我们责任重大!”站在九重镇陶岔渠首闸前,淅川县长袁耀生一脸凝重:“青年群体积极活跃,我们就向青少年发出倡议:‘展青春风采,建绿色渠首’。” tujian.org
随后3年,“珍爱绿色生命、保护生态文明——植树护绿青年先行”、“共饮丹江水、保护母亲河”、“保护丹江湿地,种植爱心纪念林”等10余次大型公益活动,“共青生态林”、“成人仪式林”、“新婚林”、“奥运林”、“生日林”等50余处各类主题的纪念林,吸引大批青年志愿者参与到植树造林活动中来。每逢节假日,活跃在渠首林地里的青年志愿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袁耀生说,在这场大规模的青年护绿行动中,县里运用市场机制,对“四荒”资源进行拍卖、承包、租赁,吸引有能力开发经营的青年投资建设小农场、小林场、小果园。对义务专职护林员,县里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给予补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政策鼓励下,县地税局青年干部李建平投入资金80万元,承包了毛堂乡姚沟村600亩荒山,福森药业集团青年职工高步芳停薪留职后,在丹江库区沿岸承包荒山2000亩,投资100余万元建起新型经济林……3年时间,淅川有两百青年投入资金8000万元,开发治理荒山荒坡7.5万亩。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月29日,记者沿江踏访。在金河镇姚湾村,青年移民姚海峰正在屋后荒山上栽植柑橘树。他说:“再有两个月,俺就要搬走了。多栽几亩柑橘,给生俺养俺的故土多留一片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县委宣传部长陈助民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淅川将有15.6万移民远迁他乡,其中的8.2万名青年移民自发行动起来,栽树植绿,以这种特殊方式留下纪念。”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000余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丹江库区,使淅川县变得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十五’初的21%增加到现在的41.1%。”县林业局局长李三成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水源地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饮用水标准。(记者阙爱民 通讯员张本贵 高帆)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