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黑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政银企合作金融机构抢滩推动我省金融业发展
2009-08-05

  今年以来,我省金融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贷款增长连创新高,银团贷款实现重大突破,与多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金融机构取得新成效,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有序推进,企业上市有新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走出去”邀请,积极“请进来”,连续几年的金融招商,如今成果斐然。今年我省赴香港召开龙港金融合作恳谈会,积极邀请香港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与我省企业开展金融合作。积极协调汇丰银行、台湾富邦金融控股公司等到我省考察,商谈合作事宜。在去年引进12家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韩亚银行哈尔滨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正式开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也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我省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得到完善。截至4月末,全省第一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批准筹建94家,目前批准开业15家;全省已组建4家村镇银行,依安国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筹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金融机构多了,血脉充足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省16家银行以服务龙江经济发展为己任,努力扩大信贷投放。上半年,全省银行信贷投放快速增长,各项贷款月度新增额连续6个月创近10年来历史同期新高。今年1月,省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启动。此后我省先后召开5次会议,重点开展了包括铁路在内的重大项目建设银企对接等多项工作,积极推介了我省53个重大产业、工业和科技项目,涉及银行贷款176.7亿元。其中,16家银行对50个项目表示积极介入和研究给予信贷支持。目前,已有10个项目获得或即将获得贷款。更令人欣喜的是,银团贷款取得重大突破。继年初国家开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牵头组成银团向我省交通项目投放贷款212亿元之后,省内主要银行签署了包括哈齐、哈牡、哈佳等客运专线在内的我省16个铁路项目银团贷款协议,涉及资本金贷款258.2亿元,后续商业贷款近1500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进一步促进银行机构加大对我省信贷支持力度,拓宽我省银行机构与企业项目的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今年以来,我省多次与银行机构牵起战略合作的手: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总行与我省达成战略合作,中国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分别承诺,未来将对我省经济发展给予不少于千亿元的资金支持。

tujian.org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积极培育和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有新进展。今年以来,省金融办会同黑龙江证监局和相关中介机构,逐家走访近20家拟上市企业,现场指导,发掘企业上市资源,目前全省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正在调整完善。今年建立的省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推进已申报的九洲电气、誉衡制药、宝泰隆煤化工和拟于下半年申报的中国一重、龙煤股份等企业上市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久前,省政府一次拿出2000万元奖励金融机构,成为我省金融业发展的最好注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省政协副主席王涛志一行到省政府办公厅检查
    ·黑龙江林区停止野外用火审批 禁止野外农事
    ·四年来国家出台十余项政策促我省振兴
    ·黑龙江再次发布森林火险橙色和黄色预警
    ·黑龙江春旱有所发展 旱区扩大到30县市
    ·程幼东在大冬会志愿者招募仪式上的讲话
    ·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组织开展捐赠
    ·省委书记吉炳轩到黑河市进行考察调研
    ·哈尔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17日开始报名专
    ·黑龙江整合焦化企业 推进煤化工挺进新时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