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讯 截至2005年全国人均期望寿命值的统计结果,黑龙江省当年人均期望寿命值为72.6岁,高于全国增幅2.9个百分点;群众个人治病负担的费用2007年分担比例为49.4%,比全国降幅高出114%。记者今天从黑龙江省卫生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卫生努力着眼于民生,使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tujian.org
按国际标准,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的健康水平有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值、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值的增长与医疗卫生保障、疾病预防措施等方面的进步密不可分。截至2005年底全国的统计结果,我省人均期望寿命值为72.6岁,比2000年增加3.5岁,高于全国增幅2.9个百分点。我省孕产妇死亡率2007年为21.58/10万,比全国低41.03%。我省婴儿死亡率2007年为16.95‰,比2003年下降1/2,比全国降幅高出50%。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治病费用的负担,集中反映了卫生公平性问题,也就是个人在治病总费用中所承担的比例。2007年,全国个人医药费分担比例为59%,比2002年下降7个百分点,我省2007年分担比例为49.4%,比2002年下降15个百分点,比全国降幅高出114%。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进入2007年以来,黑龙江省卫生事业驶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对全省卫生事业的投入,中央、省、市(地)、县、乡均有大幅度的增加,去年各级政府用于新农合的补贴资金4.5亿元,今年预计可达10.8亿元。2007年我省新农合参合率为92.12%,居全国前列。城市社区医保覆盖面也有大幅度的增长。去年一年,全省医疗卫生资源继续得到调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静态数为3.25张,全国为2.54张,我省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居全国前列。同时,我省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01人,亦居全国前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黑龙江省卫生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突出抓好“十项民生工程”之一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工程”,举全省卫生系统之力,共筹资18.65亿元,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办好25件实事。主要任务有:新农合覆盖率达100%,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8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定点医疗保险率达80%以上;县区级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病例网络直报率达100%,县区级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率达80%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同时,全省各地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95%以上;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75%以上,农村孕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餐饮单位和食堂索证率达100%,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95%以上;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率达60%以上;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开展率达80%以上;二级以上医院院务公开率达100%;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编辑:孙丽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