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6月19日电 中国和俄罗斯劳务合作如今已成为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向俄派遣劳务人员不仅缓解了俄劳动力短缺的压力,还带动了俄地区经济的发展。 tujian.org
作为第19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哈洽会)俄罗斯商务日重要活动之一,中俄劳务合作研讨会受到格外关注。中国商务部、外交部、俄罗斯远东地区代表纷纷发言,就中俄劳务合作现状和前景,以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累计向俄派遣各类劳务人员约32万人次,2007年底在俄各类劳务人员约3.1万人,分布在农业种植、建筑、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领域。 tujian.org
参加研讨会的俄地方官员在发言中指出,为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俄罗斯需要吸引国外劳动力,而友好邻邦中国是其吸引外国劳动力的首选地,中俄劳务合作为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关系部对外经济联系局局长别谢金娜介绍说,2007年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吸引的国外劳动力达2.51万人,他们来自近30个国家,其中来自中国的劳动力最多,占3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俄远东萨哈林州也同样通过吸引外国劳动力来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俄国家居民就业局萨哈林分局局长库钦斯卡娅介绍说,中国是萨哈林州外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地之一,2007年在这里工作的中国人有1930人,他们主要从事农业、汽车修理、建房、批发和零售贸易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到吸引外国劳动力中存在的问题,别谢金娜说,近年来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吸引的外国劳动力中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低的人群所占的比例呈上升态势,当地政府部门格外关注他们遵纪守法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介绍,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的中国已同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劳务合作,目前,在境外的劳务人员约75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商务部合作司副司长刘迎军说,开展对外劳务合作既有利于缓解劳务输入国个别行业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提高其产业竞争力,也有利于中国与劳务输入国通过人员往来加强民间交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迎军说,中国的就业依靠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来解决,不会转嫁给其他国家。通过对外劳务合作渠道派出的劳务人员在履行完合同后,由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负责组织其返回中国,不给劳务输入国带来就业、移民等社会问题。(编辑:胡胜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