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黑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工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全 省 合 计 1100.6 14.8 其中:股份制企业 901.4 14.7 (一)轻 工 业 134.7 15.5 重 工 业 965.9 14.7 (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906.5 14.6 集体企业 15.2 15.5 非公有制企业 178.9 16.3 (三)大中型企业 971.6 14.7 小型企业 129.0 15.6 (四) 哈 尔 滨 137.9 14.1 齐齐哈尔 41.8 16.8 牡 丹 江 17.1 21.4 佳 木 斯 11.0 27.4 鸡 西 16.0 33.7 鹤 岗 15.7 17.8 双 鸭 山 18.7 25.0 大 庆 530.6 9.3 伊 春 8.9 10.8 七 台 河 23.2 65.1 绥 化 19.9 23.2 黑 河 3.6 36.3 大兴安岭 1.8 28.6 农垦总局 10.5 16.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8年1—4月) 品 种单 位产量合计比上年同期增长% 原 煤 万 吨 2487.2 -1.7 天 然 原 油 万 吨 1363.5 -3.2 天 然 气 亿 立方 米 8.8 -0.2 大 米 万 吨 119.0 31.2 成 品 糖 万 吨 9.9 46.3 乳 制 品 万 吨 49.1 15.0 液 体 乳 万 吨 31.7 10.2 啤 酒 万 千 升 50.2 2.7 卷 烟 亿 支 147.0 0.7 机制纸 及 纸板 万 吨 17.6 2.9 原 油 加 工 量 万 吨 507.4 -9.4 焦 炭 万 吨 276.2 44.0 合 成 氨 万 吨 27.6 -1.5 化 肥 万 吨 19.5 -1.0 乙 烯 万 吨 19.9 1.2 化学 药品 原药 万 吨 0.3 37.5 中 成 药 万 吨 0.8 8.7 化 学 纤 维 万 吨 4.2 -12.1 水 泥 万 吨 388.0 40.3 生 铁 万 吨 123.0 12.3 钢 材 万 吨 138.6 19.7 十种 有色 金属 万 吨 0.2 -2.9 工 业 锅 炉 蒸 发量 吨 2424.0 9.0 金属 切削 机床 台 3048.0 24.8 汽 车 万 辆 10.7 -3.1 轮 胎 外 胎 万 条 146.8 4.5 发 电 量 亿千瓦小时 237.9 5.7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 部 0.6 -6.7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3859.5 -2.3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编辑:朱作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前四个月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2009-06-17
1—4月份,受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突破千亿元,经济效益高幅增长,工业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 一、工业生产情况 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若扣除大庆油田因素,增长18.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34.7亿元,增长15.5%;重工业增加值965.9亿元,增长14.7%。分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06.5亿元,增长14.6%;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178.9亿元,增长16.3%;集体企业增加值15.2亿元,增长15.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901.4亿元,增长14.7%。分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971.6亿元,增长14.7%;小型企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15.6%。 2、支柱行业两高两低。1—4月份,全省装备制造、石化、能源、食品四大支柱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9.1亿元,占全省工业的90.2%,同比增长24.7%。其中,由于原油、焦炭、食品类等产品价格上涨因素的拉动,能源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21亿元,同比增长33.9%,高于上年同期31个百分点;食品行业实现270.7亿元,同比增长37.3%,高于上年同期22个百分点。 受原材料和能源购进价格上涨的影响,石化和装备企业生产成本持续增加,速度有所回落,1—4月份,石化行业实现产值400.5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上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装备行业实现产值316.9亿元,同比增长14.3%,比上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 3、重点产品产量增加。在重点考核的28种工业产品,增长的17种,下降的11种。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成品糖(46.3%)、焦炭(44%)、水泥(40.3%)、化学药品原药(37.5%)、大米(31.2%)、金属切削机床(24.8%)。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3859.5万吨标准煤,总量比上年同期下降2.3%。 二、工业经济效益情况 1、综合指数提升,七项指标均有好的表现。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74.5,比上年同期增加46.5点。从指标构成看,总资产贡献率32.9%,增加5.0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5.6%,增加5.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6.9%,下降0.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5次,加快0.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28.8%,增加1.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2.9万元/人,增长24.6%;产品销售率98.4 %,增加1.3个百分点。 2、利税高幅增长,油价拉动明显。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5%,其中利润510.5亿元,增长34.2%;主营业务收入2335.2亿元,增长28.6%。受原油涨价因素影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利税、利润比上年分别增加220亿元和175.6亿元,分别增长52.7%和53.3%。若扣除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80.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6%,其中利润5.3亿元,下降89.5%。 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2%,其中利润46.7亿元,增长80%;主营业务收入898.4亿元,增长32.4%。 3、重点行业保持良好经营效果。在38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这17个行业共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2.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1.8%,比上年同期增长43%,对全省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是83.5%,拉动全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3.9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66.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48.7%,食品制造业增长43.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2.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5.8%,农副食品加工业35.5%,饮料制造业3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9.3%。 4、重点骨干企业发挥支撑作用。在114户重点企业中,有90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大庆油田中庆燃气控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宾州水泥有限公司、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大庆市久隆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西林钢铁集团阿城钢铁有限公司9户企业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以上,肇东市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有限公司、光宇蓄电池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哈尔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龙涤股份有限公司等27户企业比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下降50%以上的有4户企业:齐齐哈尔北方特种工业有限公司、蓝星石油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黑龙江华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润滑油二厂。 5、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可比口径)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29.9%;亏损面35.9%,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3.5亿元,增亏15.7%;亏损面35.8%,下降1个百分点。全省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增亏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大庆石油管理局(比上年同期增亏23824万元)、蓝星石油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9404万元)、哈尔滨市华能集中供热有限公司(6399万元)、华能新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790万元)、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5088万元)、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5045万元)、哈尔滨天阳国际烟草有限公司(3303万元)。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1—4月)
     相关链接
    ·我省预拨农业开发资金启动 节水灌溉等项目
    ·黑龙江提前完成关停小火电机组任务
    ·省国资委贯彻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 推进大
    ·省扶贫办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
    ·省新闻出版局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节能宣传周
    ·省国资委提出抓好企业改革以实在业绩支持灾
    ·我省消费品市场特点及潜力分析
    ·我省启动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宣传月活动
    ·冰城注册商标达1.4万件 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2
    ·杜家毫会见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李郡一行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