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省委书记吉炳轩22日在哈尔滨市调研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加快哈尔滨沿江两岸开发,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带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2日上午,吉炳轩同志在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杜宇新,省委常委、秘书长刘国中,哈尔滨市市长张效廉等陪同下,乘船来到位于松花江哈尔滨市下游46公里处的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所在地,听取了省交通厅的情况介绍,先后考察了坝顶公路、电站、船闸、泄洪闸等工程现场,详细了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当得知这个交通运输部和我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体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底交工时,吉炳轩十分高兴。他说,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改善了松花江哈尔滨段的面貌,水位提高,水面宽阔,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工程以航运和改善哈尔滨市水环境为主,兼顾发电,同时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功能,可谓一举多得,也为我省江河湖海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 tujian.org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吉炳轩同志在听取了哈尔滨市城市建设规划报告并实地考察松北区后指出,城市规划要科学合理,依法办事,不能凭长官意志,必须由专家论证,请各方面人士会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后由人大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城市规划和建设首先必须找准功能定位。哈尔滨市是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东北亚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也是装备制造基地,包括金源文化等少数民族和俄罗斯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东北文化。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产业结构、历史文化、政治作用准确定位,才能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在区域布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是人聚居之地,一切城市设施都要从便民、利民出发,充分考虑生产生活的需要,避免其他城市已经存在的弊病;要坚持生态保护的原则,在哈尔滨这样的高纬度地区,搞城市建设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还要保护和优化自然环境;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过度消耗资源、能源,还要有保证维持城市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人文建筑要与自然的山水、气候相适应、相协调。要从生产生活两个方面,考虑工厂、党政机关、商业、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各种建筑设施的合理摆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吉炳轩同志强调,水是能源、是资源、是命脉,也是最美的景观,哈尔滨有穿城而过的松花江,是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同时,哈尔滨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江海联运和空中航线,是东北亚的交通枢纽。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打造独具特色的北方名城。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一定要把水利用好,开发好。沿江开发要处理好景观、建筑和江水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关系。要建设好跨江大桥和隧道,跨江大桥既是交通枢纽,也是人文景观,必须作为重点,抓紧建设,并建设成标志性建筑。要建设好沿江大道,南北两岸都要认真规划,抓紧建设。要做好沿江两岸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工作,保证足够的绿化美化面积,乔木、灌木、花草的搭配,要与江水相协调。要加强水上航运,做好松花江的旅游开发,线路选择、时间长短、景观设置、船上活动等都要抓紧研究。也要充分发挥水路运输的优势,建设和管理好码头,成为水上的人文景观。要重视沿江两岸楼房建筑的风格与特点,包括标高多少、容积率多大都要严格把关,建筑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既要多姿多彩,又要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有关部门和哈尔滨市负责同志参加调研。(编辑:吴海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