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黑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黑龙江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节能减排等项工作
2009-06-17

  6日下午,省长栗战书主持召开省政府第十二次常务会议,重点研究部署我省节能减排和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治理、垃圾治理“三供两治”等项工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会议指出,年初以来,我省各地、各部门坚持把节能工作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力度,节能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健全,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取得新进展,单位GDP能耗呈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但我省老工业企业多、任务基数大,个别地市和部门认识不到位,本位主义、短期效应思想严重,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紧迫。会议强调,节能减排是国家三令五申的刚性任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图伟业。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顾大局,谋长远,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节能责任,加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严肃执行问责制,严格按照节能责任分解履行职责,接受省政府的评价和考核。要把节能考核结果作为对各地、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特别是要作为对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综合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当前,一些重点领域、行业、企业和“能耗大户”都要进入生产冲刺阶段,必须严控高耗能行业的增长、必须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必须加快推进重点节能工程项目建设、必须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工作、必须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必须严格落实节能政策措施、必须加强节能组织领导和能力建设,一以贯之地抓好经济结构调整,一以贯之地抓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项目,一以贯之地抓好重点企业和行业节能减排管理和执法监管工作,确保实现万元GDP能耗下降4.5%的约束性指标。 tujian.org

  会议认为,近年来,我省城镇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一批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先后建成,有效改善了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相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三供两治”既是我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tujian.org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在“三供两治”工作中进一步比不足、找差距,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拓宽投入渠道,抓紧完善规划,用规划指导“三供两治”建设,特别是突出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治理工作。坚持深化改革,加快推动制度创新与机制建设,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子,力争用3至5年时间,彻底改善城乡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使我省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会议还讨论并原则通过了《黑龙江省耕地占用税实施办法》、《黑龙江省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并对国土资源部与我省全面合作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以及对我省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有功人员奖励工作进行了研究。

tujian.org

  会议决定对有关文件进一步修改后,按相关程序或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或以省政府文件发布执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参加会议。(编辑:胡胜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我省在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展览会上成交金额17
    ·我省重拳整治在建工程消防违法行为
    ·黑瞎子岛旅游最快明年成行 报价至少超3000
    ·我省与温州确定农粮产销等三大合作领域
    ·我省农村贫困地区将新建百所高标准希望小学
    ·我省第四批援川警队启程赴四川剑阁
    ·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控制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通报
    ·国家质检总局工作组检查我省乳品行业整个生
    ·我省紧急通知要求停止使用"问题"
    ·中央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在黑龙江召开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