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黑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供热急需走出“卖热说亏,买热喊贵”怪圈
2009-06-17

 新华网哈尔滨11月11日专电题:供热何时走出“卖热的说亏,买热的喊贵”怪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冬季来临,北方城市供热问题升温,与往年不同,今年许多城市正计划或已调整供热价格。在各地相继进行的听证会上,供热企业详尽地阐述了煤价上涨造成企业亏损运行、调价势在必行的理由。可消费者对涨幅有着不同的理解,认为涨幅过高,热价难以接受。“卖热的说亏,买热的喊贵”已成为供热领域的一个“怪圈”。有关人士认为,这一“怪圈”恰恰反映出当前供热市场化面临的诸多问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卖热的说亏,买热的喊贵”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我国最冷的省城哈尔滨市,城市居民供热煤热价格联动听证会近日召开。这里供热期长达6个月,每年10月20日就开始全面供热,直到次年4月20日。市供热协会代表全市供热企业提交的《关于哈尔滨市城市居民供热实行煤热价格联动的申请》称,2005年底,哈尔滨调整热价测算时,燃煤价格是按到场340元/吨测算的。目前燃煤到场价格为536元/吨,每吨上涨了196元,涨幅超过57%。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申请》称,仅燃料费上涨一项就导致每平方米供热使用面积增加成本10.24元。加上水、电费等上涨因素,供热成本增加12.22元。这使全市供热成本支出增加近11亿元,供热企业无力承担,正常运营将受到严重影响。为确保城市供热安全、正常运营,需要及时调整供热价格。供热企业建议,每平方米调价9.22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次听证会共有33名听证代表,其中有17名消费者代表,5名经营者代表,以及来自人大、政协的代表和专家学者、相关部门代表。围绕城市居民供热实行煤热价格联动申请,听证代表陈述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许多消费者代表认为,申请提出的9.22元的上涨幅度过高。他们表示,热价调整应充分考虑哈尔滨市的经济现状和百姓的收入水平,昂贵的热费价格会使居民难以承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听证代表陈羽然说,这次热费调价,我在社区做了调查,一些居民说:“涨价是大势所趋,我们也没有办法,如果涨幅过高,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只能不交!”这样一来,恐怕会形成恶性循环。 tujian.org

“供热怪圈”反映供热市场化诸多矛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哈尔滨的热价调整如今已尘埃落定,最终听证代表的呼声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经哈尔滨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在供热企业消化煤价上涨因素20%基础上,按每平方米使用面积计算,居民住宅由政府财政补贴供热企业1.34元后上调5.8元。事实上,哈尔滨听证会上“企业说亏、居民喊贵”是许多热价调整听证会上共同的声音。今年,许多北方城市相继调整热价,听证会上,一方说亏,一方喊贵的事并不稀奇。有关人士指出,这是供热市场化矛盾的一个真实写照,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主要是两大问题导致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个问题是热费成本怎样算。在北方城市,“供热成本到底是多少”是许多居民关注供热的一个焦点,他们期待热费成本能真正透明。哈尔滨市民刘天晓说,既然热是商品,就必须把成本算清楚,这样才能让消费者钱花得明明白白。靠供热企业计算的成本到底有多大可信度是个未知数,哈尔滨与经济较发达地区尚有差距,热费价格在全国处于高水平,省内一些城市取暖期并不比哈尔滨短,供热费用却可以比哈尔滨低,这说明供热企业的成本计算难以让人认同,供热成本不应成为无法破解的“百慕大”,供热价格上连政府形象,下动百姓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次哈尔滨热费价格调整也同样说明问题。市供热协会在听证会上申请称,哈尔滨仅燃料费上涨一项就导致每平方米供热使用面积增加成本10.24元。企业消化煤价上涨因素的10%后建议热费上调9.22元。而哈尔滨市物价局成本调查队对哈尔滨22家区域和分散锅炉供热企业进行成本监审表明,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燃煤单位成本上涨8.92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还有一个问题是热怎么卖。在众多消费者看来,既然热是商品,就应该按量计价、优质优价,多用多花钱,少用少花钱,而目前的供热计费方式与商品比相去甚远。市民丛航说,如果你去农贸市场买菜,商贩说菜不按斤卖,要么买一车,要么别买。你一定觉得商贩疯了,天下哪有这么不讲理的。眼下,供热就是这么个卖法,你却无可奈何。供热企业一直在讲热是商品,商品就应该具备商品的属性,可以多买也可以少买,可现在只要供热就按面积计费,消费者无从控制自己的消费。这种计费方法特别不公平,家里没有人的时候,完全可以不需要那么多热,不用花那么多钱。用了多少暖气付多少钱天经地义,在供热上却实现不了。

tujian.org

供热市场化,政府要有大作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事实上,供热“卖热的说亏、买热的喊贵”怪圈反映出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供热体制中得到答案。首先,作为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盈利,供热企业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安全过冬,不同于一般企业。在北方地区,供热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直接决定着居民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由莉颖认为,这就使供热企业具备了双重身份,从这一层面思考,供热企业已不单单是一家自负盈亏的企业,在它的身上,一直有着巨大的社会责任、甚至是超乎企业自身能力的责任,这不是自负盈亏所能解决的,完善这一职能单靠企业不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同时,作为商品,应具备可选择性,然而供热缺乏竞争、高度垄断。竞争形成,市场作用才能真正发挥。而目前的供热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供热企业既控制热源——经营锅炉,又拥有并经营供热管道,居民接受锅炉供热就要接受其配套的供热管道服务。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由莉颖认为,在这种缺乏竞争的情况下,供热企业没有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积极性。只要成本稍有增加,便会希望通过涨价来消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哈尔滨一位退休职工说,供热企业垄断经营,普遍存在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问题,由于没有竞争机制,官商作风严重,人浮于事、跑、冒、滴、漏的现象普遍,造成供热成本加大。这些问题不解决,即便是热费成倍增长也不能使冬季供暖达到良性循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采访中,有关人士认为,目前,供热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困难,在这些方面,政府要下真工夫,要有所作为。北方地区的气候决定了热是特殊的商品,供热关系到群众温饱,处理得好与坏,反映政府的执政能力。当成本大幅上涨时,供热企业、政府、居民三方都应分担。同时,还应看到,当前供热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是各地的供热企业,对有利于企业的“不交费不供热”改革,供热企业非常赞成,对按供热计量收费等改革却担心会有损企业利益而不愿推进,甚至抵制。政府在这些方面应发挥作用,积极推动改革的进行,从深层次上解决供热问题。(编辑:胡胜波)

tujian.org

     相关链接
    ·省政府提出积极稳定扩大就业助力企业渡过难
    ·省政府超前谋划打出政策组合拳保增长促发展
    ·吉炳轩会见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
    ·吉炳轩栗战书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获奖单位和
    ·黑龙江企业:吸纳百人就业可获百万贷款
    ·黑龙江:十举措为10万农民工找“饭碗”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视察双城污水处理厂
    ·黑龙江宣传部长会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
    ·省领导衣俊卿走访慰问文艺教育界专家学者
    ·黑龙江打政策组合拳促就业 为企业减负 关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