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黑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省原料深加工提升竞争力 资源大变身物产增效益
2009-06-17
垦区连续五年粮食丰收,作为“北大仓”的粮食及其深加工优势更加明显。

  “龙头”胃口大原粮生成“金”

tujian.org

  初冬时节,九三油脂惠康食品公司内热火朝天。来自德国的技术人员,正在加紧对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生产线进行最后的安装和调试。这套九三油脂和德国伍德公司共有知识产权的生产线投资8000万元,将成为世界第一台专业生产粉末磷脂的高科技设备。项目投产后,可进一步拉长大豆产业链,年产粉末磷脂860吨,产品附加值将大幅提升。这是黑龙江省垦区依托粮食资源,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一个缩影。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省农垦总局实现粮食总产142.05亿公斤,较上年新增17.4亿公斤,连续第五年大丰收,粮食总产和增产幅度均创历史新高。垦区作为“北大仓”的粮食及其深加工优势更加明显。

tujian.org

  几年来,垦区围绕大豆、水稻、小麦、大麦、鲜奶、肉类、北药、马铃薯等优势产业,着力做强做大了一批代表垦区未来发展方向的大型龙头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垦区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职工增收。2007年,垦区实现生产总值372.2亿元,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808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11.1%。其中,重点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实现利润3.0亿元,比上年增长两倍,分别占垦区工业企业的39.8%和48.6%,成为拉动垦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围绕龙头,发展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规模化基地建设,有效地保证了龙头企业的优质原料供应。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通过龙头企业的拉动,垦区农产品加工能力大增。2007年,垦区年加工原料能力达到:小麦116万吨,水稻732万吨,大豆767万吨,鲜奶90万吨,马铃薯40万吨,大麦40万吨,生产配合饲料57万吨,屠宰生猪411.5万头,屠宰禽类1572万只,粮食加工生产能力合计达到1679万吨。目前,重点龙头企业的产品结构全部得到了优化,加工1吨大豆获利能力提高了1.1倍,吨面粉获利能力提高了2倍以上。

tujian.org

  围绕龙头,发展基地。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稳步推进,米、面、油、乳、肉、薯等已发展壮大成为垦区优势产业。按照“稳稻豆、扩薯玉、强经作、上品质、突特色、增效益”的原则,垦区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布局。在种植基地建设上,水稻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1100万亩发展到今年的1501万亩,玉米面积由245万亩扩大到650万亩,豆类面积稳定发展到1000万亩,薯类面积由8万亩扩大到50万亩,使优质高产作物产量逐年提高。在养殖基地建设上,突出奶牛大场、肉牛大局和生猪大局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八五一一、绿色草原、和平牧场为代表的万头奶牛大场,以红兴隆、九三为代表的100万头肉牛大局,以宝泉岭为代表的400万头生猪基地。规模化基地建设,有效地保证了龙头企业的优质原料供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加大龙头企业产品研发力度,抢占科技制高点,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tujian.org

  垦区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加大龙头企业产品研发力度,抢占科技制高点,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自2005年以来,相继从美国、英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引进了组织蛋白、冻干制药、乳品多效蒸发等工艺技术近20余项,引进设备120余台(套),引进技术和设备投资额近20亿元。仅2007年,就有6个企业的10种产品列入黑龙江省专、精、特、新产品。“国家级大豆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到九三粮油集团,“省级共性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北大荒米业和迎丰机械公司,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升级。目前,垦区各企业生产的七大类80多种商品已遍布全国并出口到19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出口创汇达9000余万美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大荒丰饶的物产,无污染的生态环境,现代化的装备工艺,成为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抢占国内高端市场和进军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垦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到3111.5万亩,其中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面积50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作物占全垦区农作物面积的80%。已创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15个,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农场8个。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年生产绿色食品106.8万吨,实现增加值7.7亿元。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达到432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9大类300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垦区已有“完达山”、“北大荒”、“九三”三块全国驰名商标。2007年北大荒品牌在中国最具价值500强品牌中,由去年的292位上升到287位,成为年度成长性最好的品牌。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省25个中国驰名商标中有10个是绿色食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绿”牌赢天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到“绿牌赢天下,增产亦增收”,通过坚持不懈地培育品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发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之路。目前,全省25个中国驰名商标中有10个是绿色食品,占40%;20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有11个是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占55%。 tujian.org

  “绿”牌提升竞争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日益叫响的绿色食品品牌,不但成为黑龙江省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更在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显现五大积极效应: tujian.org

  一是带动了绿色食品市场开发。在这些知名绿色食品品牌的影响和带动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销售额不断攀升。目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有机、无公害)产品已销售到全国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市、区(包括台湾省),远销欧、美、日和东南亚等36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省绿色食品省外销售额198.8亿元,比1999年增长51.3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升级。在品牌效应的牵动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骨干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贸工农、产加销相联结的绿色玉米、大豆、水稻、乳品、肉类、山产品、饮品和特色产品8大产业体系。2007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完成加工总量853.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38.7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11.3倍和20.5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是加速了绿色食品基地“三化”进程。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带动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有效促进了生产基地迅速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今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5000万亩以上,占全省耕地面积近30%。相继有70多个、3302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得到批准,列全国各省之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是提高了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依托“绿牌”,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幅增强,销售价格不断提高。如绥化市农产品在“寒地黑土”品牌的拉动下,每公斤粮食增收0.2元;五常市绿风集团,在“五常大米”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后,大米售价每公斤增加0.25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五是牵动了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从2000年开始强力推进绿色食品开发,到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绿色食品纯收入由154元迅速增加到1400元以上,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 tujian.org

  整合提升美誉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而,绿色食品开发初期,黑龙江省在品牌建设上也曾走过弯路。由于投入不足,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部分地方品牌小、杂、乱,一品多牌现象大量存在,有的地方仅大米商标就注册了上百个,有的一个厂家自己就好几个商标,造成同产品互相掣肘,甚至互相拆台,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资源。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从省绿办了解到,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开始了大规模的绿色食品品牌整合,并采取行政、市场和法律等综合性措施强力推进。全省每年用于绿色食品品牌建设方面的资金都在1000万元左右。2001年7月,省人大颁布并实施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相应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性文件,依法促进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成为全国惟一对绿色食品产业进行立法的省份。2005年,省政府又专门做出决定:对注册商标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或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由省财政给予100万元的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通过整合,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和特色农产品品牌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提升;自2007年开始,又按国际惯例着力打造资源型、特色型地理标志性品牌,更进一步提升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全省已初步打造和叫响了“寒地黑土”、“北奇神”、“北大荒”、“大兴安岭”、“乌苏里江”等一批资源和环境型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了两个中国驰名农产品商标;发展以“寒地黑土”、“五常大米”、“庆安大米”为代表的地理标志产品32个,在全国居前列。 tujian.org

通过地理标志登记的方式,在把黑龙江省独有的绿色特色农产品保护起来同时,也为绿色食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储备了不竭的动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建议:科技创新做大龙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做大龙头企业。一是龙头企业要树立“自我积累、自我投入、自我发展”的意识,加大新上项目和技术改造自有资金投入。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三是鼓励一批条件成熟的企业积极争取股票上市,募集社会资金。四是金融部门要扩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贷款额度。 tujian.org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推进科技创新。一是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形成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步伐。二是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研发,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三是加快引进先进工艺和设备,增加产品品种,延伸产业链条,向农产品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加快原料基地建设。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基地建设步伐。二是实行集中连片,扩大规模,推动基地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三是引导、鼓励龙头企业自办牧场、农场,为加工生产高端产品提供保障。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和基地通过契约联结、服务联结、资产联结等多种形式,实现双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实施品牌战略。一是强化品牌意识。二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三是加强对品牌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五)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资金贷款、税收、用地、环保、铁路运输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力争3~5年粮食总产千亿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黝黑的土地油汪汪,插根筷子能出秧儿。”这句广泛流传的俗语,生动地勾勒出广袤黑土地的肥沃程度。耕地面积大、土壤肥力高,有着近1.8亿亩耕地的黑龙江,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不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粮食增产方面同样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发出响亮的进军号角:把土地资源优势发挥好,推进农业再上新台阶。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粮食产量登上一千亿斤大台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黑龙江省主要耕作土壤黑土,属世界性的稀有资源:土壤结构好,有机质含量高,微量元素全,可为作物生长提供既全面又丰富的养分,是粮食增产丰产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耕地资源优势,加上不断进步的农业科技,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连续跨越300、400、500、600、700五个百亿斤台阶,去年更是创下了总产793亿斤的历史新高!为国家提供商品粮500多亿斤,以实际贡献向世人展示了粮食大省的深厚底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3年,黑龙江省每年粮食外运量都在400亿斤以上,跨省流通量稳居全国第一,占全国跨省粮食流通总量的1/6以上,粮食外运流向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tujian.org

  广袤富饶黑土带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一块在美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国玉米最大产地;一块在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美称;一块在亚洲——中国的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被称为“北大仓”。和我国东北黑土地一样,三大黑土带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黑土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行政区划看,我国黑土带主要分布在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境内,北起黑龙江省的嫩江、克东县,向南沿京哈铁路断续延伸至吉林省四平市的南部边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标准,黑龙江省黑土地面积1851.15万公顷,占东北黑土带总面积的61.1%;黑土地耕地面积988.0万公顷,占东北黑土地耕地面积的63.9%,占黑龙江省耕地总面积的8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产品输出全国最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总产分别登上300亿公斤和350亿公斤两大台阶,黑土地的增产潜力不断释放。2007年虽然遭受了严重的夏伏连旱,全省粮食仍创下历史第二个高产年的好成绩,总产达396.5亿公斤,商品率高达74.8%,商品量296.5亿公斤,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输出省。五年来,黑龙江省累计增产粮食223.8亿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黑土地绿色“物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济总量全国第一。2008年,预计实现绿色食品总产值635亿元以上,完成生产总量2300万吨以上,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占全国一半以上。目前,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5000万亩,占全国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近20%。相继创建120多个,4600万亩的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全国第一。全省已完成无公害产地认定3700多个,总面积超过1.2亿亩,居全国之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八大产品加工体系日臻完善。全省绿色食品企业发展到489家,其中,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发展到55家。2008年,预计全省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完成加工总量9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5亿元以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产品开发种类、总量居全国前列。2008年,全省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4个大类、认证产品可超过9000个,其中,有效使用绿色(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1600个。(编辑:鲍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省政府提出积极稳定扩大就业助力企业渡过难
    ·省政府超前谋划打出政策组合拳保增长促发展
    ·吉炳轩会见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
    ·吉炳轩栗战书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获奖单位和
    ·黑龙江企业:吸纳百人就业可获百万贷款
    ·黑龙江:十举措为10万农民工找“饭碗”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视察双城污水处理厂
    ·黑龙江宣传部长会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
    ·省领导衣俊卿走访慰问文艺教育界专家学者
    ·黑龙江打政策组合拳促就业 为企业减负 关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