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黑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千亿斤粮食工程”增产规划再打造一个“黑龙江”
2009-06-17
  为缓解世界粮食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压力,我国最大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黑龙江省今年也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目前,这一增产规划已经付诸实施。

  记者从黑龙江省政府了解到,这个省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将主要通过内涵挖潜的方式来实现。计划到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000亿斤,比2007年净增商品粮200亿斤以上,争取实现全国粮食产量和商品量第一大省的目标,从产能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tujian.org

  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需缺口已由2003年的1100亿斤缩小到目前的124亿斤,初步达到总量基本平衡状态。但因我国人口众多,且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一旦出现较大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需平衡状态极易被打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尤其是2007年以来,世界粮食供需偏紧形势明显,国际市场上小麦、玉米、大米等价格飞涨。虽然近期受到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粮食价格有所松动,但从长远看全球粮食供需仍然偏紧。因为国际粮食贸易对国内调剂空间有限,所以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立足国内。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分布也已发生明显变化,“南粮北调”被“北粮南运”所取代,未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从黑龙江省发改委了解到,全国现有5个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600亿斤,其中黑龙江向省外调出的商品粮最多。2006年以来,黑龙江每年净销往省外的商品粮均超过370亿斤,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46%,占全国省际间净调出商品粮总量的三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在农田水利、农机装备、农业科技等方面加大投入,黑龙江省的粮食产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tujian.org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加紧制定《黑龙江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工程规划》,提出从长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到2012年,全省粮食年播种面积要稳定在1.6亿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在1000亿斤以上,比2007年增加200亿斤以上;粮食平均亩产达到640斤,比2007年增加134.6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黑龙江省政府的负责人表示,依靠内涵挖潜的方式,确保5年增产200亿斤商品粮,对于提高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全省各部门所掌握的资金、资源都要向此倾斜,合力打造千亿斤粮食工程。

tujian.org

  黑龙江省农委的专家说,目前全省粮食平均亩产只有495.6斤,与世界同纬度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全省现有中低产田1.04亿亩,亩产比高标准田低200斤至600斤,比同纬度中等生产水平的国家和地区低200斤。如果这些中低产田达到中等生产水平国家的亩产标准,全省就可增产粮食224亿斤。如果全部建成高标准田,等于从粮食产能上再造一个“黑龙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按照增产规划,全省将以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小麦与杂粮杂豆等品种为主,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带,重点加强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实施从投入到产出的全程标准化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实现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突出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在松花江流域和三江平原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两江一湖”区域建设品牌粳稻生产基地。到2012年,全省水田面积将达4000万亩,年总产量达到400亿斤,可调出量达到300亿斤。 tujian.org

     相关链接
    ·省政府提出积极稳定扩大就业助力企业渡过难
    ·省政府超前谋划打出政策组合拳保增长促发展
    ·吉炳轩会见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
    ·吉炳轩栗战书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获奖单位和
    ·黑龙江企业:吸纳百人就业可获百万贷款
    ·黑龙江:十举措为10万农民工找“饭碗”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视察双城污水处理厂
    ·黑龙江宣传部长会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
    ·省领导衣俊卿走访慰问文艺教育界专家学者
    ·黑龙江打政策组合拳促就业 为企业减负 关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