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黑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冬季交通事故频发 全省开展压事故保安全专项行动
2009-06-17
  黑龙江新闻网讯 从1月1日开始,省公安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压事故、保安全,从严整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省公安厅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交警总队,具体负责交管部门在专项行动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近一时期,我省连续发生了依兰11·15、木兰12·12、嫩江12·18、哈尔滨12·28四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损失大、影响大、危害大,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部、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提出工作要求,要求采取超常规措施,不惜一切代价,坚决遏制当前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势头,确保春运、两节和大冬会道路交通安全。

  省公安厅要求全省交管系统,全面启动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严格落实24小时勤务制度,对7座以上营运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逐车登车进行检查登记,并提示行车安全。加强重点路段的管控,要把警力向辖区公路倾斜、重点路段倾斜,加强巡查力度,保证冰雪气候下事故易发、多发点、段不失控。加强农民出行安全管理。要针对节日期间农村短途客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等违法载人现象突出的特点,协调和组织乡镇政府和农村派出所,严加管控。对超员、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无证驾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依法严处,形成严管高压态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同时要求各地全面抓好源头管理。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要会同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深入辖区客运企业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找出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对检查中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要责令限期整改。要对所有7座以上(含)客运车辆的定期审验情况、维护保养情况、交通违法处理情况进行审查。专门组织客运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驾驶人进行一次集中安全教育。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要对辖区道路进行全面排查,消除隐患。重点检查事故黑点、危险路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点、段,要书面报告当地政府,提请有关部门整治。对因冰雪而引发事故的路段要立即采取措施,并设置警示标志。建立交通安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举报车辆超速、超员、疲劳、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针对冬季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特点,要求各地要完善冰雪天气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预案,主动与有关部门协作,形成快速反应、相互协调的协作配合处置机制。

  各地要利用“春运”交通安全启动日,一同开展“降事故、保安全”的安全教育。要在车管所等窗口单位、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场所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并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实现“五进”。重点加强客运驾驶人不超速、超员行驶和农村群众拒乘超速、超员车辆的教育。协调各类媒体,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和浓厚的舆论氛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交警总队成立督导小组,深入各地以“明察暗访”形式开展督导检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行动取得实效。省总队还将组织各支队之间进行交叉暗访和互检,具体方案另行通知。各地也相应成立督导小组,本着面宽、点多、深入、有效的原则,组织人员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漏洞,限期整改和跟踪督察。对屡次督导工作仍然滞后的,则予以通报。(编辑:孙丽君)
     相关链接
    ·省政府提出积极稳定扩大就业助力企业渡过难
    ·省政府超前谋划打出政策组合拳保增长促发展
    ·吉炳轩会见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
    ·吉炳轩栗战书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获奖单位和
    ·黑龙江企业:吸纳百人就业可获百万贷款
    ·黑龙江:十举措为10万农民工找“饭碗”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视察双城污水处理厂
    ·黑龙江宣传部长会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
    ·省领导衣俊卿走访慰问文艺教育界专家学者
    ·黑龙江打政策组合拳促就业 为企业减负 关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