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贵州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高校办学要有国际视野
2009-08-15

  嘉宾:教育部副部长郝平

  主持人:

tujian.org

  

  在8月6日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当天,本报记者专访了来黔参加会议的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他认为,当下的国内高校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开阔的视野,办出更具国际化水平的高校,吸引更多东盟国家学生来华留学,中国学生也应该更广泛地走出去,加深对东盟国家的认识和了解,以教育交流为契机,增进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实现双方及多方互利共赢。

tujian.org

  主持人:随着我国与东盟之间科教文化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到中国来留学。目前有多少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在中国留学?我国和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学历互认进展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嘉宾: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赴对方留学人数持续增加。东盟国家现在华学生有34735人,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已达到68510人。中国政府为东盟国家提供的政府奖学金数量不断增加,为广大来华留学生不断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我国已与泰国(2007年)和越南(2009年)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并正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积极探讨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的可能性。

tujian.org

  主持人:东盟教育交流周连着两届花落贵大,这跟贵大晋升“211”办学实力明显提升有关,也和贵州良好的天然气候条件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密不可分。这一重要活动今后还将由贵大承办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嘉宾:贵州大学这些年科研实力、师资水平、人才培养都上到一个新的层次,频频主办和承办大型国际交流活动,使学校国际化水平日益加快,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更为热带尤其东南亚国家人士所看好,今后“东盟教育交流周”由谁承办不好说,但前三届肯定由贵大承办。去年首届交流周的成功举办和今年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使得“东盟教育交流周”和“贵州大学”这两个名称均产生了明显的品牌效应。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主持人:我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这和国家近年来的汉语推广密不可分。我国现在东盟国家的孔子学院建设情况如何?今后如何巩固这些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嘉宾:目前,中国已在东盟6个国家建立了18所孔子学院和14个孔子课堂。2008年,各孔子学院注册学员已达4万多人,参加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达15万人。在历届“汉语桥”比赛中,东盟各国选手屡创佳绩,曾有7名东盟大学生获得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一等奖,学生多人获个人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和推广汉语,我们将以孔子学院为桥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支持东盟各国参与“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建设,在经费和人员等方面予以重点投入,支持尚未建立孔子学院的国家设立孔子学院。二是在继续扩大派遣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的同时,通过与各国政府合作,与当地大学合办师范系(班),资助汉语教师来华留学等方式,积极支持东盟各国培养本土汉语教师。三是通过提供“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开发基金”,鼓励东盟各国开发本土化汉语教材。四是继续提供“孔子学院奖学金”,资助东盟各国学习汉语的学生来华留学,参加“汉语桥夏令营”等。今年向东盟各国提供的孔子学院奖学金名额达1400多个,“汉语桥夏令营”名额达750个。五是支持和鼓励中外大学,充分发挥孔子学院这一平台的作用,积极推动双方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各领域的合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主持人:此次中国-东盟交流周活动与上次相比,有何新亮点和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嘉宾:双方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高于去年,东盟10个国家共27所高校,共24个校长与会,中方43所高校,共47个校长与会,与会国家增多,层次明显提高。本届“交流周”在形式上更加多元,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双方将围绕“深化中国-东盟务实性教育合作”的主题进行广泛探讨和磋商,争取签署一批务实性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大学之间在人才培养、学生交流、学术合作、语言教学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务实合作”是本届的最大亮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可以说,两届交流周的举办,中国和东盟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剩下的问题是高校要在开放办学上苦修内功,增强吸引力,以优质的教育资源搭建起良好的交流平台,加强宣传,让更多青年学子跨出国门享受东盟的高等教育,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我国和东盟在其他各领域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主持人:教育合作在双方合作框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嘉宾:中国与东盟各国教育体制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彼此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最能体现双方教育互补性的就是留学生交流,双方留学生流动规模较大,都有可以吸引对方留学生的地方,特别是语言、历史、文化等人文专业中互补性更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也各自有世界著名大学和强项的专业,可以为对方所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主持人:我国为东盟国家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情况怎么样?未来会扩大计划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嘉宾:2008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宣布:在未来五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新增10000个来华留学奖学金名额。中国教育部将为东盟等周边国家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2009至2010学年,计划向东盟国家提供约1200个奖学金名额。期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争取实现“2020双10万学生流动计划”,即在2020年实现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左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6岁儿童不幸患白血病 57所学校师生伸援手
    ·贵州"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
    ·贵州今年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
    ·凯里“收编”国企子校整合教育资源 为"超
    ·全国首次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贵州20
    ·贵州黄平教育局称继续要求学生向汽车敬礼
    ·首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开评 贵州两个项目
    ·贵阳市强化公共服务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
    ·贵阳市发行“职业教育券”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10.16”事件调查处理情况钟山区教育局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