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日报评论员:努力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
2009-04-30 |
|
本报今天全文发表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省委、省人民政府结合我省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实施意见》深刻阐明了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是指导新时期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对于促进我省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残疾人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省有残疾人239.2万,涉及800万家庭人口。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社会群体。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我省残疾人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滞后,基础薄弱,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促进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改善残疾人的状况,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特别是在贵州这样“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更要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更要对残疾人给予特别的扶助,才能让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必须大力抓好残疾人事业政策措施的落实。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是加快推进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在政策措施上施以“普惠”加“特惠”,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努力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开展好残疾人扶贫,繁荣残疾人文化艺术,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改善对残疾人的服务。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加强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意识,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
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加强考核。各级政府残工委要强化职责,统筹协调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各级残联要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努力为残疾人服务。全社会都要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走过二十年的我省残疾人事业,一定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历史性跨越,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