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贵州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水电九局攻克世界难题首创洞内高水头特大流量封堵技术
2009-04-30
  金黔在线讯 水电九局在北盘江光照水电站首创“130米高水头下洞内特大流量高速射流封堵技术”,成功制服导流洞顶部特大流量高速透水,攻克了一道世界难题,使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光照发电厂免遭巨大经济损失。   2007年12月30日,北盘江光照水电站顺利实现下闸蓄水,2008年3月5日,当库区蓄水深度刚刚达到50米时,由于地质原因,导流洞堵头顶部区域地质薄弱部位突然被湖水击穿,一束束高压水柱以每秒12米的高速喷射而出,水平射程达20多米,压力之大,就连32毫米的螺纹钢也被拦腰切断,高强度混凝土墙体被冲切成槽。   业主单位北盘江电力公司立即组织设计、监理、相关施工单位商讨封堵对策,决定采纳有关单位提出的膜袋灌浆技术和抛填各种物料进行封堵,可是实施后特大流量高速射流状况没有得到丝毫缓解。   进入6月份,库区水位仍在不断上升,导流洞透水部位流量和水压也越来越大,封堵难度更进一步加大,而光照电站首台机组发电的工期已迫在眉睫。业主单位领导心急如焚,邀请了多家专业公司看了现场后,却没有一家公司敢于接招。因为这是一道世界难题!   中国水电九局,应业主的邀请,凭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封堵方案。   8月5日,总装机104万千瓦的光照水电站首台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并网发电,而导流洞特大流量的透水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此时不断上涨的库区水位使蓄水深度达到130米,流量每秒达1.08立方米。为防止透水范围扩大,业主决定在导流洞永久堵头下游增设了一道平压堵头,水被控制在两个堵头之间,但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且该地段有一个断层,如果其他薄弱部位再次被高压的湖水击穿,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按照传统的也是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将库区的蓄水放掉,然后再进行钻孔灌浆处理,从放水到封堵再重新蓄水到发电水位发电,最快也要4个月时间,这就意味着已经投产发电的机组要全部停机,一年四台机组同时投产发电的计划也就落空,此间没有任何发电收益,这将会给母体公司黔源电力公司(上市公司)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为此,业主期望千方百计在机组正常运行发电的情况下进行封堵处理。   水电九局基础分局急业主之所急,开始了艰难的科技攻关。   在业主单位的密切配合下,九局基础分局的工程技术人员全副武装(头盔、面罩等)开始第一次模拟实验,由于130多米高水头压力太大,瞬间将钻杆冲出很远,险些酿成设备和人员安全事故,模拟试验失败。他们再次对技术方案特别是安全措施进行细化,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实施效果,他们自主研发了特殊的孔口封闭装置、孔内钻孔灌浆装置和操作作业平台,开发了一套科学严密的工艺技术,既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又可以保证钻孔跟进和灌浆的可灌与可控,结果现场生产性试验一次成功。   2009年2月25日正式开始采用水电九局基础分局首创的“水电站130米高水头下洞内大流量高速射流封堵技术”,对洞内透水部位实施封堵。由于水压太大,为保证封堵效果,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道作业工序,他们每钻完一个孔,进行强行灌浆处理后,还要重复多次进行扫孔补灌封堵。   4月1日凌晨,当九局基础分局的施工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平压堵头钢闸门切开时,令所有在场的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专家和领导惊呆了,水电九局仅用1个多月时间,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就将原先的透水区域封堵得滴水不漏。   获得此消息的专家称:水电九局奇迹般地成功攻克了一道世界难题!   而此刻,光照水电站按原有进度全部建成投产的四台机组正在正常运行着。一项自主创新技术,攻克了一道世界难题,为业主单位避免了巨大经济损失。
     相关链接
    ·175个职位 11700人报考
    ·各校分数线 不事先划定
    ·部分方向车票紧俏学生票可随到随买
    ·30名农民工子女 免费学艺术
    ·后天贵阳举办首期“教子沙龙”
    ·中职招生宣传活动7月11日举行
    ·贵州大学举行本专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
    ·老师和孩子今年再报名
    ·省招考中心承诺:阳光招生公平招生廉洁招生
    ·千余就业岗位送进大学校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