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义县羊岩村民:“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
2009-04-30 |
|
3月10日一早,田景文一家4口在三室一厅的出租屋里吃完早餐就一同出门了,田景文和妻子分别到附近的工地和餐馆干活,两个孩子到县城南白镇的马桥小学上学。
“现在住的房子是一年2600元租的,这里位置好,附近都能找到活干,我和老婆一个月能挣将近2000元。我们户口没有在县城,但两个娃儿都顺利在这里上了学,没有交高价。”田景文说。
和田景文一样,遵义县铁厂镇洞上村羊岩组31户村民都离开老家,在县城一商贸城租房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听说记者来了,和田景文一起租房住的好几位羊岩组村民打开了话匣子。
“铁厂镇政府一直关心我们外迁生活,经常打电话问我们有没有哪样困难。”陈乾友说。
“上个月,县里来人带我们到县疾控中心进行肺结核筛查,我父亲有肺结核,现在还在接受免费治疗呢。”肖仕民说。
羊岩组因构皮滩电站建设,于2004年实施移民搬迁。之后,该组剩下不符合移民搬迁补偿政策的有39户169人。村民人均耕地少且处于高山坡陡地区,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加之过去小煤窑乱挖滥采,村民居住地出现地面下陷、滑坡现象,房屋存在安全隐患;人畜饮水还要靠积蓄雨水,安全卫生没有保障,生存环境恶劣。去年底,羊岩组39户村民卖掉家中的粮食、家畜外迁,其中31户到县城、3户到本县团溪镇、4户到遵义城区租了房,开始了外迁打工生活。
今年1月8日,本报记者将羊岩村民组这些“政策补偿外”村民的情况书面向省领导反映后,引起省委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石宗源作出了重要批示。接到批示后,遵义市委书记慕德贵立即要求遵义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组成工作组认真调查,研究解决村民的生产生活困难。
工作组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村民的意见。春节前工作组分别到7户困难农户家进行慰问,为每户困难户送去200元钱、50公斤大米和被褥等。遵义县教育部门为村民子女入学开设了“绿色通道”,保障他们与其他学生享受同等权利,并为10余位村民子女免去义务教育阶段每学期200元借读费。
遵义县副县长骆伟告诉记者:“如果村民愿意继续在羊岩组生活,县里将会争取项目资金在那里建提水站,解决村民饮水问题,并逐年进行土地改良,提高土地肥率。由于了解到村民们都不愿意回去居住,县委、县政府针对他们当前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制定了措施,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
2月19日,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看了遵义市委《关于遵义县铁厂镇羊岩组移民搬迁政策补偿外村民生产生活情况的报告》后,作出批示:“解决方案是合理、务实的。”
记者了解到,现在在县城居住的向家权、陈乾友在建筑工地找到了活干,庹康远在团溪镇跑起了运输,罗福云在遵义城区当上了建筑工人……目前,羊岩组的大部分村民都在外迁地找到了工作,遵义县劳动部门正积极和用工单位联系,帮助就业难的叶茂森等村民解决就业问题,民政部门也在进一步核实羊岩组困难群众,对张志碧等体弱多病生活困难的村民进行民政救济,把符合条件的困难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铁厂镇政府已为每一户外迁村民建立档案,对他们外出务工和外迁居住的情况实行跟踪动态管理,以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并与建设部门联系,为村民争取廉租房的优先租用权。
羊岩村民组组长杨久明高兴地对记者说:“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我们外迁的日子一定会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