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贵州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贵州省统战部长会议在贵阳召开
2009-04-30
  金黔在线讯 2月16日,全省统战部长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全省环境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2008年的工作,研究部署2009年的工作。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龙超云作全省统战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永安,副省长刘晓凯,省政协副主席吴嘉甫出席会议。   王富玉充分肯定了去年全省统一战线取得的成绩。他说,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全省统一战线围绕贵州发展大局,各个领域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要准确把握统一战线所处的历史方位,科学认识统一战线新的发展趋势。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一战线为促进科学发展服务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将更加艰巨;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统一战线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责任将更加重大;随着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要不断增强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觉性,支持统一战线开展好各项工作。   王富玉强调,全省统一战线要紧紧围绕妥善应对国际环境危机、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支持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应对国际环境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组织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维护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增进民族团结,切实把民族统战工作做深做透做细做实;妥善处理宗教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要进一步加大党的统战理论和统战政策宣传力度,把统战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重要新闻媒体的宣传计划;把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培训干部的必修课程;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纳入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和建设工作中;把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率先垂范。   王富玉要求,各级党委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对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新要求,自觉地把统战工作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统战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考核内容,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商联、参事室、文史馆、社会主义学院、智力支边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和重要问题,统战部要牵头进行协调处理和督促检查。要加强基层统战工作机构建设,选配好干部,保留好骨干,健全好网络。要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加强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队伍建设,为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提供根本保证。   龙超云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年,在中央统战部的正确指导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统战工作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进展,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巩固;服务大局取得成效,优势作用更加突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治交接稳步推进,代表人士队伍环境发展;经常性工作扎实深入,重点难点工作有所突破。在新的一年里,要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全省统一战线科学发展;要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努力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省委统战部领导班子成员,各市(州、地)及部分县(市、区、特区)党委统战部长,省直统战系统负责同志,部分高等院校党委统战部长参加会议。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会议
     相关链接
    ·175个职位 11700人报考
    ·各校分数线 不事先划定
    ·部分方向车票紧俏学生票可随到随买
    ·30名农民工子女 免费学艺术
    ·后天贵阳举办首期“教子沙龙”
    ·中职招生宣传活动7月11日举行
    ·贵州大学举行本专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
    ·老师和孩子今年再报名
    ·省招考中心承诺:阳光招生公平招生廉洁招生
    ·千余就业岗位送进大学校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