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广西网4月25日电(邓微微)广西大学将用三年时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范围内推广500万亩高大韧杂交水稻,致力打造广西自己的水稻品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月23日,广西大学“500万亩高大韧杂交水稻推广应用及良种项目座谈会”举行,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章良代表政府对该项目的推广表示大力支持。当天下午,在高大韧杂交水稻新品种特优359、博优359通过自治区初步审定之际,陈章良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财政厅副厅长吴云及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农科院、自治区种子公司的专家、学者来到广西大学,与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高大韧杂交水稻课题组进行交流座谈,为如何做好500万亩高大韧杂交水稻项目推广献计献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会上,广西大学校长唐纪良介绍了支农开发中心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支农开发中心高大韧稻课题组负责人莫永生教授介绍了高大韧稻的概念、研究进展和3年推广计划。高大韧稻是莫永生教授提出的水稻新理论,即“植株适高,茎干粗壮,坚韧抗倒,结构协调,高产稳产的新型水稻”。课题组从1997年开始探索和实践这一理论,早期育成恢复系测253、测258等,组配出了14个品种通过审定,到2008年,累计推广应用1.77亿亩,创造新增产值129.61亿元。近年来,课题组又育成高大韧稻恢复系测359、测6-72、测366、测368,组配出系列高大韧稻苗头品种,目前博优359、特优359已通过区试审定。支农中心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完成500万亩高大韧稻的推广目标,实现新增产量2亿公斤,新增产值3.6亿元。并逐步建成3000亩的高大韧稻良种繁育基地,10000亩高大韧稻标准化示范区,为广西粮食生产提供稳定的种子供应,为保障广西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tujian.org
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站长李华胜公布了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高大韧杂交水稻品种特优359、博优359的审定结果:特优359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但应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等病虫害。博优359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但应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等病虫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如何更好进行500万亩高大韧杂交水稻项目推广,专家们踊跃发言,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专家们认为:应尽快形成一套对高大韧稻的测评标准和认定办法,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加大科研育种投入,进一步提高高大韧稻的产量和品质;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打造广西自己的水稻品牌,造福广西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广西农业厅厅长张明沛表示,广西大学支农中心长期从事水稻育种工作,科研成果丰硕,为广西粮食生产做出了较大贡献,尤其是莫永生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为水稻育种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张明沛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建议自治区进一步加大水稻育种投入,不断提升广西水稻育种水平;二是农作物良种推广必须遵循“试验—审定—示范—推广”程序,逐步加大示范推广的力度;三是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359、博优359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有待生产中进一步检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章良对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科研人员长期致力水稻育种和创新品种研究,为促进广西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表示感谢。他说,广西是农业大省,近年来甘蔗、木薯、桑蚕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但水稻种植面积却逐年减少,产量也有所下降。因此,大力支持水稻良种繁育推广,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广西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治区政府也将联合相关部门,对高大韧稻项目课题组的研究推广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希望项目课题组专家继续加大科研力度,扩大合作,形成团队进行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高大韧稻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推出新成果、新品种,为广西农民造福,为推进广西农业技术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