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网络掀起复古风 横排简体字变成竖排繁体字
1970-01-01
近日,网络上兴起竖排古文风,网友争相传送各种能将一般横排简体字转换成竖排繁体字的软件网站地址。据介绍,转换后的竖排文字既不妨碍阅读,更弘扬了中华古典文化,又增加了趣味性。昨日(11),成都网友“飞翔的文字”发起网上投票:“你认同网上使用竖排古文的意义吗?”一时间,各方网友众说纷纭。 记者体验 简单操作横文变竖文 昨日上午,记者在某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竖排古文”,共搜索到了52400个相关网页。其中,不少网站提供了竖文转化器,软件说明中写道:“此工具可以把普通横排文字转换为古典的竖排由右至左的方式显示,并且增加适当的线标,方便读者阅读。”在点击“转换”按钮这一步骤中,还有竖行总数、每竖行字数、边框类型、繁简字等选项。 记者尝试输入了“成都商报市民版”,点击“转换”后,立刻在转换结果处得到其竖排形式,整个过程约1秒钟。据该网站显示,此竖文转换器自2008年6月30开始运行以来,已有50000多次的访问量。把该软件保存到硬盘中,一样可以使用。 网友观点 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对于竖文转化器所称“既增添了网上文字的可阅读性和趣味性,又弘扬了中华古典文化”的作用,不少网友表示出极高的热情,并戏称“中国的汉字从此又站起来了”。 在一些竖文转化器的评论区中,不少网友就采用了竖排的文字留言:“好玩,竖文既漂亮又有诗意”、“这绝对是中文互联网的伟大发明”……有网友还用亲身经历分析说:“看横排文字一不小心就会看错行,要聚精会神,而读竖排文字速度快,眼睛也不容易疲劳。”但也有网友提出了反对意见:“用竖排文字不是为了追求古文,而是为了‘耍帅’,故意显得自己与众不同。” 有网友则调侃称,没想到网络的兴起竟然促进了书写格式的复古。还有人调侃,喜欢横写文字的人,习惯于一边阅读一边摇头,意思是在说:“不对,不对。”因而这种人具有否定前人,独树新解的创新意识;而喜欢竖写文字的人,则习惯于一边阅读一边点头,意思是说“对,就是这样”,因而会产生墨守成规的意识。   教授评价 有助普及传统文化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中文系教授雷汉卿认为:“汉字阅读方面主要还是与人们平时的习惯有关,竖排文字并不一定能加快阅读速度、减缓疲劳。” 对于目前网上兴起的竖排古文风,雷教授表示这与传统文化的流行有关,体现了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普遍认同,“随着竖排古文出版物的增多,人们表现出对古文的好奇和热情,这对继承和普及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帮助。” 那么,对于网上流行的古文风是否有必要进行规范?雷教授觉得更应该看重关注度,“网上流行的古文只要能看懂就行了,它毕竟不是公开的学术出版物,没有必要把门槛设得很高。” 对于网友“摇头和点头”的说法,雷汉卿认为缺乏理论依据和必然联系。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王聪)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