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北京奥组委:国家领导人观赛未享特殊待遇(图)
1970-01-01
8月15日晚,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国际奥委会终生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等到北京首都体育馆,观看北京奥运会中国与美国女排比赛。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领导人看比赛没有“特殊待遇” 多次观赛反映奥运会祥和美好 8月20日,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到国家领导人到赛场观赛有没有受到“特殊待遇”。北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副部长姚辉回答说,他们观赛的服务标准和服务内容同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是一样的。 通过最近几天奥运会比赛现场的转播画面,人们注意到,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各大赛场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就此,美国侨报的记者提问说,“领导人观赛有没有受到一些特殊的待遇?他作为观众出席赛场的时候,和我们普通观众是不是一样?” 姚辉说,这位朋友可能对国际奥组委的注册的相关政策还不太了解。前去观赛的领导人都是注册人员,他们都是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成员,是事先需要注册的,都有身份注册卡。他们都是举办国的贵宾,同样也是国际奥组委委会的礼宾客人,是按照注册人员的分区和流线来活动,按照注册人员的进场和离场的安排进行的。他们观赛的其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容,同包括国际奥委会的官员、同各国的首脑在内的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是一样的。 姚辉说,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赛场观赛,无论是对我们的运动员、还是对我们的场馆运行的组织者,都是一种鼓励。国际奥委会的贵宾和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观赛,反映出到目前为止场馆的运行和组织工作都是平稳顺畅的,反映出北京奥运会的祥和和美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董宇) ·发布聚焦· 八成多场馆上座率超80% 新京报报道:奥运赛程已进行了2/3,场馆上座率如何? 姚辉说,总体上看赛事组织和场馆运行工作平稳顺畅,广受好评。开赛以来,各个比赛场馆接待运动队共8000队次,运动员近34000余人,观众430多万人次。奥林匹克公园接待参观者130多万人次。 姚辉介绍,北京31个竞赛场馆中,观众平均上座率超过80%的场馆,占到80%以上。开赛初期一些场馆的个别场次,比如早上开赛较早或者晚上比赛结束较晚的场次上座率较低的情况,随着比赛升温已经大大改观。各个场馆没有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和公共秩序问题,场馆周边零发案。 鸟巢冠名由业主决定 有记者问,奥运会后,场馆运行能否能由外资公司经营?听说“鸟巢”和“水立方”在找企业冠名,进展如何? 姚辉说,奥运会有一个独家使用期,在独家使用期间,场馆归各个场馆团队使用,为赛事提供服务。奥运会后,场馆由各个业主单位做好赛后的利用工作。至于赛后是否可有外资参与合作,是否有相关的机构、商业企业来冠名,由业主来决定。 姚辉表示,残奥会结束后,所有器材将从场馆撤出,把场馆交还业主。至于这些场馆是否将在赛后对市民开放,我想,北京市的相关部门会进行一个很好的研究,也会给大家一个比较好的答案。 转换残奥会已安排妥当 有记者问,从奥运会闭幕到残奥会开幕中间有12天的转换期,时间是否够? 北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处长苏焱说,残奥会转换期是从8月25日开始,到残奥会运动队训练日开始那天作为转换时间。但有的团队时间可能更短,比如说从奥运村转换到残奥村,时间是非常短的。为此,各个团队都必须要制订每一天详尽的计划。首先要排出优先级别,要排出哪个先走哪个后走,有的场馆团队都做出图,先卷这一块地毯,再铺另外一块地毯,他们的工作是非常详尽的。并且在奥运会开幕前,他们也做了转换演练和测试。应该说,他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新京报)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