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于丹畅谈奥运:“奥运对中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1970-01-01
“我们学会彰显热情,也学会了安静,后奥运文化让我们更认同国际规则和更文明的秩序……” 闭幕式临近,学术超女于丹作客广州日报奥运北京直播室,开讲“奥运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故事”, 对奥运的点点滴滴作出“于丹式”的评价。 许多人都会好奇,成名于论语讲坛,一向形象端庄的学术超女于丹,看比赛 时是否也如奥运迷一样欢呼雀跃呢?于丹给出了答案,“现场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喊加油。我带小女儿到水立方,她根本看不清楚现场比赛的情况,但是她一进去就跟着喊,这是一种气氛。”   谈杜丽 “要记住她的眼泪” “这次奥运会,有几个运动员的表情让我终身难忘。” 于丹说,“其中一个是杜丽,所有人都希望她射落首金,但事与愿违,当时她的表情非常悲伤,4天后她拿到金牌时又兴奋不已,我觉得应该把两个表情同时记住,更要记住她的眼泪。杜丽说:‘对我来讲,最难的不是这四年,而是这四天’,其实大家应反思,如果杜丽没有拿到金牌,我们会怎么面对她。”   谈郭晶晶 “为她的云淡风清喝彩” 于丹说:“我真正想要喝彩的是郭晶晶。”于丹对郭晶晶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认为,郭晶晶依然是世界最好的。但她从起跳、入水、出水、到站上领奖台,始终云淡风轻。 于丹感慨地说:“我为她的云淡风清而喝彩,因为这样很难。冠军都背负着期待,都有自己的历史,郭晶晶给我们一种启示,不是她拿得起,而是她放得下。奥运最美的就是心态之美。   谈海外兵团 “奥运精神是各国优势融合”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教练出国执教,形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海外兵团”。对此,于丹说:“乒乓球女团决赛,刘国梁的哥哥带着新加坡女队与中国女队争冠,我的第一反应是:领奖台上都是华人,当我们为刘国梁所率领中国男队加油时,我们就不应该为刘国梁的哥哥喝彩吗?” 于丹认为,当仲满击败法国人夺得男子佩剑金牌时,他的教练就是个法国人。其实,真正的奥运应该是各国最好的技术和最好的精神之间的融合,“如果我们在海外没有教练,说明我们的实力弱,而完成这种技术输出,说明我们强大了。” 谈文化融合 “奥运带来的不仅是北京 奥运的到来也让不少人开始反思文化和北京的关系。生于西方的奥林匹克,来到东方文明古国,这会萌生何等传奇呢?这就好像柏拉图遭遇孔子。 于丹认为,孔子的时代,中国称为六合并不知道外面别有天地,而今天,我们处于多元共生的文化中。奥运带来的不仅是北京运动与北京精神,更是人类文明和谐开放建设的态度。 谈后奥运文化 “让中国更贴近国际规则” 2008年年初时,于丹提出了后奥运文化的概念,昨天她给出了更详尽的解读:奥运对中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因为奥运能带来新的观念。 她举例说,“比如我们学会了看比赛。网球开赛之初,李娜曾很愤怒地朝着观众席上吼‘不要拍照’。这就像是中国人刚开始听交响乐,一到高潮就有人鼓掌,指挥特愤怒,因为听众习惯于戏园子的叫好方式。现在中国听众就不会了,我们学会彰显热情,但我们也学会了安静。后奥运文化让我们更认同国际规则和更文明的秩序。”(柳建云)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