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福州支援彭州推行“以工代赈” 岗位送到家门口
1970-01-01
“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3个月我就和妻子挣了7000多元。”22日下午,在我市援建彭州首批项目之一的小渔洞水厂工地上,正在忙着平整地基的彭州市小渔洞镇罗阳村村民戴朝宽高兴地说。 戴朝宽与妻子吴善琼长期在江苏等地打工,今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们赶回了家乡彭州,发现自己的房子已成了危房。两人不得不把精力放在照顾老人小孩和重建家园上,无法再外出务工。 6月初,福州企业来到小渔洞镇开展援建,并在当地招工。“我就和妻子一听到消息,就立即报了名。”戴朝宽告诉记者,在地震发生后,他和妻子就在家门口打工。6月初到7月底在镇里盖板房,8月初到现在在小渔洞水厂工地上打零工。截至目前,两口子一共挣了7000多元工资。这样的收入水平,比他们在江苏务工时的收入还略高一些。 “干完活就回家吃饭。在家门口打工,既能挣钱又能顾上地里庄稼,我对重新盖新房子有信心。”说起这些,戴朝宽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戴朝宽夫妇一样在福州援建的过渡安置房等项目工地上打过工的罗阳村村民,占该村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承担小渔洞水厂建设任务的中建七局三公司项目经理余昌斌告诉记者,他们在承担小渔洞镇复兴场社区安置点建设时,一天雇佣工人最多超过300人。余昌斌说:“在搭盖板房时,我们向当地工人发放工资就达200万元以上。” 记者22日从我市对口支援彭州灾后重建前方指挥部获悉,我市在支援彭州过渡安置房及其他灾后重建项目中,积极推行“以工代赈”,组织在彭援建企业积极聘用当地工人参与援建项目建设,目前已有1000万元以上资金作为工资发放给彭州灾区群众。 我市对口支援彭州灾后重建前方指挥部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继续积极推行这种‘以工代赈’的做法,帮助彭州灾区群众不离家不离乡就能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特派记者 祝勇 文/摄)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