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安东西溪水深难测 5月至今发生10多起溺水事件 |
1970-01-01 |
|
■雨后,东溪水涨了不少。平日这里的水位看起来很浅,但实际上可能很深,危机暗伏。
从今年5月底至今不到3个月,在同安东西溪先后共发生了10多起溺水、被水围困事件。不少读者对东西溪产生疑惑:同安“母亲河”究竟怎么了? 本地人也经常弄不清楚水位变化 前天凌晨,一名女子在东溪旁纳凉,一不小心翻下四五米高的河堤,摔折了腰。幸好被消防队员迅速救上地面。8月13日,同安东溪南门桥下,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不幸滑落溪中,救起后还没送到医院,都已停止了呼吸。8月2日晚上9点多,同安西溪西桥下,一名男子为捡玫瑰花溺水身亡,一直到第二天下午两点,尸体才在溪底的石头边被找到。 “东西溪溪水有什么问题吗?”许多读者打进本报热线5589999问。住在同安西溪边9年的读者陈先生分析,东西溪水位变化似乎比较复杂,它连着城区的生活污水排放口,上游有着广阔的集水区域,流域面积广大,下游与浔江相接,直通大海,他说,水位变化原因复杂,不要说外地人,就是本地人也经常弄不清楚。读者曾先生认为,水位变化主要与降水有关,其他因素影响不大。“水位有时深有时浅,并不是太有规律,溺水的人自身不注意,事发后又得不到及时报警,延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记者走访沿溪村民中了解到,多年以前,甚至有私人买来快艇,专门成立了打捞队,提供水上营救帮助。
看起来比较浅其实每一段都有危险
记者从同安东西溪管理所了解到,平时同安东西溪保持一定水位是必须的,水位并不高,主要是满足沿线养殖、灌溉和下游挡潮的需要。水位依靠瑶江橡胶坝和石浔水闸的人为调控。通常在东西溪上游汀溪水库泄洪过后,又即将会有大规模降雨时,东西溪的水位是最低状态。 同安东西溪管理所蔡所长认为,最近发生在同安东西溪的溺水事件与东西溪水位高低并没有什么关联。事实是,同安东西溪是天然的河床,存在着因自然冲刷和水流运动规律产生高低不一的水深。她说,水深高低分布没有太多的规律可循,普通的水位看上去仅仅半米左右,而在冬天,即使径流量达到了最小的时候,河床一些地方的水深还是有可能达到两三米深。“表面看,水深似乎只有几十厘米,实际上,近在咫尺的地方可能就达到了两三米深。” 蔡所长分析,由于台风、大雨,上游的泥沙冲刷,长年累月的侵蚀,导致个别的河床段被掏空,在西溪10多公里的河段,由于不是硬质化的河床,形成的高低分布是没有什么规律的。“整条河床,都有比较深的地方,天然河床本来就不规则。” 溪边的居民和天天在溪中捕鱼的渔民也告诉记者,溪水平时看起来比较浅,容易让人放松警惕,每一溪段都可能有危险。 警示牌安好没两天又被人卸了 今年在中下游瑶江橡胶坝发生了两起溺水事件,一位管理员痛心不已:“每年孩子都会到这边游泳,来一回劝一回,就是不听。”他说,没几分钟,有的孩子就在水里没了。“几年都在宣传,看到孩子溺水很是心痛。”蔡所长说,不少孩子安全意识淡薄,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家长又忙着工作管不到孩子。 管理所表示,几年来先后在几个危险的地方设置了几处警示牌,“往往刚刚装上去,没两天就被人卸了个干净。”此外,前后延伸10多公里的溪段,很难确定哪里危险哪里不危险,什么地方需要设牌。 文/图 记者 黄文水 实习生 陈晓茹 通讯员 方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