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福州火车南站下月动工 投资15亿元明年底建成
1970-01-01
变更设计后的火车南站效果图 火车南站原先的规划效果图 福厦铁路福州南站房及配套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签字仪式,昨在福州举行,这标志着福厦铁路福州南站房工程建设正式启动。此前,铁道部和省政府批复了“福州南站站房及无站台柱雨棚工程修改初步设计及站前工程变更设计”。 据悉,福州火车南站将建成汇集铁路、城市轨道、公交、汽车客运等各种交通换乘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将于9月全面动工,明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为全国十大区域性客运交通枢纽之一和福州市标志性建筑。 正在建设的温福铁路、福厦铁路线将在火车南站内南北贯通,去年已动建的向莆铁路也将引入火车南站。火车南站是连接温福、福厦及向莆线的区域性铁路交通枢纽,工程总投资约15亿元。 南台岛连接南站 主线上有7条隧道 福州火车南站位于仓山南台岛的胪雷村东侧,目前火车南站地基工程施工进展如何?在南台岛上与南站主线相连的桥梁、隧道施工进展如何?昨日,记者前往火车南站地基工程施工现场采访。 据施工单位中铁十六局福州南站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火车南站站前地基工程于2006年6月进场施工,该地形中间高、两头低,软基处理工程量巨大,车站进出站咽喉区范围主要以路基形式通过,为与福州市总体规划相适应,分别设立两个立交桥(螺城路立交、环岛路立交桥)、两个站内外环线通道桥(南、北环立交桥,还未确定方案)、一个车站高架桥(桥下为地铁预留换乘空间)。 该负责人说,福州火车南站站前工程量大,车站最大填高14~17米,南站建设需要开挖、铲平天马山、对面山等6个山头。 另外,在南台岛内连接火车南站的主线上有7条隧道,目前已全部打通,其中清凉山、鸡笼山等5个隧道行车速度按250公里/小时客运专线双线隧道设计。 据悉,7条隧道从闽江到乌龙江段,依次为鸡笼山隧道、樟岚隧道、云山寺一号隧道、云山寺二号隧道、云山寺三号隧道、清凉山一号隧道和清凉山二号隧道。   站房主楼外形设计 “海鸥飞翔”被否决 记者了解到,日前,铁道部和省政府发出了“关于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福州南站站房及无站台柱雨棚工程修改初步设计及站前工程变更设计的批复”。 根据新的规划方案,福州火车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是福厦铁路新建铁路客运站,距市中心(五一广场)约13.9公里。火车南站规划范围东至福泉高速公路福州连接线,西至福峡路,南至清凉山,北至城门山,占地约1万亩,火车南站概念设计范围占地约2200亩。 记者了解到,福州南站站房工程的初步规划方案显示,原来的站房效果图是一个像“海鸥飞翔”的外形,立面构图撷取了传统建筑飞檐的流线型元素。然而,这一方案不够大气,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之后经修改,火车南站站房采取了中轴对称的设计,外形颇似城墙造型,铁道部和省政府在批复中给予同意。 批复还指出,规划中的地铁站位布置于站场正下方的方案,确保车站范围内的地铁土建工程与站房同步施工。 南站站房 旅客“下进下出” 批复指出,新建的火车南站旅客发送量按近期2018年约1100万人/年,远期2028年约1600万人/年设计,预测远期日发送旅客43800人,高峰小时上车人数7200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6000人。 火车南站设正线2条,旅客列车到发线12条,车站设7个站台,基本站台2座,中间站台5座。 新的规划方案指出,火车南站的站房采用“下进下出”的旅客流线模式。据了解,站房建筑面积92473平方米,站房建筑总高度约55.3米,无站台柱雨棚面积78553平方米。 根据新的规划方案,火车南站总体布局为四区,分别为站房、广场区、市政配套区、商业开发区,建设站前西广场和站后东广场。 (记者 阙文龙 薛辉 游庆辉)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