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奥运志愿者返榕 与奥运共度48个日夜 |
1970-01-01 |
|
运动员进入居住区,由这些志愿者检查证件,前排的男子是我省志愿者
28日晚9时许,我省80位奥运志愿者搭班机抵达长乐机场。他们是最早抵达、也是最后一支离开奥运村的志愿者队伍。虽然难掩疲倦之色,但一说起与奥运共度的48个日夜,每名志愿者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林甡 62岁
负责接听奥运村的报警电话
“安防太周到我们都失业了”
站在一群“儿女”辈的志愿队员中间,白发的林甡一眼就被人认出。他今年62岁,是我省年纪最大的奥运志愿者,与一个多月前记者采访他时一样,从奥运村归来的林甡,还是那一身运动打扮,依然精神矍铄,笑容可掬。
他告诉记者,此次奥运会期间,他主要负责接听奥运村的报警电话,他和其他队友轮番24小时值班。有意思的是,这些专职接听报警电话的志愿者,48天下来,却连一个报警电话也没接到。“奥运村的安防做得太周到了,让我们都‘失业’了。”
奥运会开幕式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9日,碰巧是老林的生日,本来以为只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度过,没想到其他队员联合起来,为他操办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PARTY。虽然没有丰盛的晚宴,但同仁们的微笑和祝福,却让这位老人感受到了“平生最难忘的一次生日”。
当记者问及当奥运志愿者的最深感触时,林甡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服务精神是最宝贵的,与年龄无关,我参与,我奉献,所以我很快乐。”
小严 在校女大学生
负责奥运村出入口的安检工作
“一站就是几小时 没空追星”
志愿者小严,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奥运会期间,她和几个伙伴负责奥运村出入口的安检工作。穿上制服、挂上胸牌,无论你是多大的腕儿,都得配合检查,被分到这么一个“露脸”的岗位,小严感到无比自豪。
可是,刚站了几天岗,小严就发现“女保安其实并不好当”。她告诉记者,每天都得仔细检查进出人员的随身物品,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一班岗就是几个小时,这对于她们这帮女孩子来说,还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严说,很多人好奇地问她,站岗时有没看到什么名人?说实话,一个也没见着,也许他们确实路过身边,但上班时,就只顾着专心安检,根本没空“追星”。“说不定,我还检查过哪个大腕呢!”小严笑称。
□相关新闻
我省20名残奥会志愿者9月2日赴京
昨日,记者从团省委获悉,9月2日,我省的20名残奥会志愿者将赴京开展工作,服务期约半个月左右。
他们主要从事安保助理、语言服务、外事处置、勤务支援等四种工作,服务地点可能也在奥运村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