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大学新生消费不可小觑 入学清单竟达2万元(图) |
1970-01-01 |
|
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学生服务中心里,商家储备好多种物品迎接新生的到来。倪立婧 摄
再过几天,新一届的大学生将陆续走入大学校门。这些新生大多生于1990年左右,作为90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们的消费能力不可小觑。今天,集美大学的新生们将统一报到,记者昨天来到学校,发现众多商家早已做好迎接新生的准备。
还没报到先买生活用品
虽然今天才是正式的报到时间,但是已经有新生等不及了,昨天就来到学校。小林来自兰州,行李已经安顿好了,接着就是要解决生活用品。从未住过宿舍的小林蹲在学校杂货店门口,认真地挑选起拖鞋,而林妈妈则在店里为女儿挑选小型电风扇。“也没计划,看缺啥就买啥呗。”说到开学花销,林妈妈说,“刚开始,也不知道要多少,应该不少。”
走进集美大学的一些超市、杂货店,席子、被褥、热水瓶等生活用品不只在店里摆着,而且一摞一摞、一排一排地堆在外面,进货量比平常多了好几倍。在一家杂货店里,两位学生家长在收银台将选好的东西一样一样地从购物篮里拎出,“风扇30元、席子40元、电热壶70元……”收银员熟练地数着。这两位家长在这家店里为孩子添置的用品共花了265元。“这些哪里够啊,其他的看看别的店有什么好东西。”
店里售货员告诉记者,每年开学都忙得不可开交,虽然昨天还没开学,但生意已经十分红火。
准备2万购置数码用品
不只日常用品,数码电子产品的商家也不会错过这个好时机。走进学生社区,道路两旁撑起一个个大遮阳伞。这边移动公司为新生免费提供手机卡,那边联通公司推出“存话费送自行车”优惠大礼包,还有卖手机、卖U盘、卖MP3的,商家都想在“新生消费”这块蛋糕上分得一杯羹。学生们面对种种优惠的宣传,也开始心动,拉着同学、父母一起来挑选。
集美大学体育特招生、江西人欧阳远蓬和爸爸仔细地翻着移动公司提供的号码簿。要开学了,欧阳远蓬的姐姐给了他2万元买东西。“他姐姐给他买了数码相机和手机,都是4000多元的。”
欧阳远蓬的妈妈告诉记者,欧阳远蓬的姐姐是2002年大学毕业的,这次掏了2万元给弟弟购置入学用品。“她读书那会儿可没这些东西,连手机我们都没给她买。”装上新号码卡,欧阳远蓬握着4000多元的手机,戴上耳机认真地试着音效,然后拉着父母奔向别的数码摊,据说他还想再买台MP4,好打发大学时光。
家长不要一味迎合孩子
针对这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90后新大学生,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辅导员黄老师建议,刚从父母身边走出来的学生,存在盲目攀比的行为。而且刚刚经过高考,学生们向父母索要东西特别“敢”。所以家长在消费上要对孩子进行控制,给他们购买基本的生活用品就行了,对于手机等数码产品有能力就买,不要一味地迎合孩子们的需要。
○相关链接
90后、80后、70后入学消费清单
90后
小林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90年出生2008年入学
手机:2000元;小型风扇:30元;MP4:350元;床上用品:300元;洗漱用品:150元;宿舍其他用品(六人平分):50元。
合计:2880元。
80后
小张集美大学中文系1984年出生2003年入学
手机:1500元;风扇:30元;床上用品:200元;收音机:30元;洗漱用品:100元;文具:30元;台灯:30元。
合计:1920元。
70后
小邓厦门大学1979年出生1998年入学
收音机:60元;文具:50元;书包:50元;床上用品:100元;洗漱用品:80元;台灯:10元。
合计:350元。(记者倪立婧实习生江婉真颜雅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