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肉价上涨引发养猪热 福州二水源保护受"挑战"
1970-01-01
 受到猪肉价格上涨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激励”,二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外5个村的村民,加大禽畜的养殖力度,对福州二水源的保护造成很大威胁。日前,市人大代表晋安小组38名代表深入二水源保护地实地考察,对如何更好地保护福州二水源、改善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等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现象:养猪增多 污染水源日溪乡位于晋安区北部,距离福州市区43公里,东、西、北三面分别与连江县小沧乡、罗源霍口乡、闽侯大湖乡交界,地处福州二水源上游,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全乡12个行政村呈半环状分布在山仔水库周边,尽管它们离库区有远有近,但是所有污水全都流向山仔水库,造成福州二水源的污染。2000年,省政府颁布的《敖江流域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对日溪乡范围内的一、二级水源保护区作了规定:一级保护区为山仔水库的傍尾至塘坂水库大坝(包括敖江流域支流至日溪桥、党洋的河段)的水域及其南岸100米以内的陆域;二级保护区为日溪桥至日溪村湖里、坝坑的敖江水域及其两岸100米以内的陆域。根据办法规定,日溪乡除日溪村、梓山村店坂自然村、东坪村瓦坪自然村以外,其他村都不在一、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2006年市环保局在部署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任务时,也仅将日溪村、梓山村店坂自然村、东坪村瓦坪自然村等确定为整治范围。近20年来,养猪一直是当地群众维持生计的主业,原来主要以零星圈养为主,规模较小。近两年来,因猪肉价格不断上涨,加上国家制定了免费防疫、能繁母猪补助、低息贷款等惠农政策,养猪规模不断扩大。据了解,梓山、党洋、山秀园、南峰、东坪等5个村是日溪乡畜禽养殖的主要集中地,位于福州二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外。其中,梓山村距山仔水库约5公里,畜禽养殖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全村现有养殖户160户,猪舍面积约4万平方米,母猪约1800头,猪舍面积和母猪数量约占全乡总量的三分之二,养猪形成的污水经长达5公里的溪水流入山仔水库,对水源造成很大污染。  人大代表:二水源保护应考虑村民生活既要保护福州二水源不受污染,又要确保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成为市人大代表晋安小组38名代表的共同心声。任孝孜代表说,近年来,市、区、乡各级政府在福州二水源的保护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当地村民为福州二水源的保护也作出巨大牺牲。我们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以水源整治为契机,寻找一个科学办法,既能保护水源,又能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他建议政府部门采取因地制宜、疏堵结合的办法。市区环保部门可组织环保专家深入调查,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生活出路,尽快制定详细、可操作性强的规划,将畜禽养殖污水直接排入二水源的村列入禁养区,其他距离二水源较远的村,可以通过推广沼气、发酵床养殖等环保技术,实行集中连片限养,从而达到既不影响水质,又能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郑贞良、林飞、金建琳等20多名代表也提出了类似建议。黄善存等代表建议,采用“工业反哺农业”“下游补偿上游”等措施,位于下游的发电厂、自来水公司等企业,每年拿出一批专项资金确保居住在水源地的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还可抽出一部分资金,用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以及发展农业生产等。还有不少代表建议,市政府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发放禁养区群众生活补助,建立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解决禁养区群众的生活问题。此外,代表们还从移民、建立劳动保障机制、科技兴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 (记者 李强 通讯员 晋新)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