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居民工资有望大幅提高
发改委起草消费刺激方案 最快12月初上交中央讨论
一份旨在扩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案正由国家发改委紧张起草,该方案最快将在12月初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待相关部委议商之后,陆续出台实施。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称,方案涉及调高个税起征点、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提高住房货币补贴的标准等数个领域。据透露,上述消费刺激方案是由国务院安排的,至今已经数易其稿。
相关知情人士称,方案涉及面颇广,涉及生产性消费、生活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如果按市场划分则可以分为农村消费和城市消费。国家发改委人士说,只要能启动老百姓花钱,所有的方式都可以研究。
生产性消费领域的相关方案会与4万亿投资计划相关。在4万亿的投资计划中,中央政府已经宣布出资1.18万亿,地方也将为争取到的项目筹资。而自10月份起,财政收入已出现负增长,在此情形下,一个疑问是,政府还有多少财力投入刺激消费的政策中?
参与方案研究的人士说:“中央肯定还是要投钱的,不过钱不是最关键的东西。”这也是中央把刺激消费的最初方案单独交给国家发改委起草的原因之一,“因为国家发改委是宏观部门,不涉及到具体职能领域,因此可以放开去提措施。”
尽管如此,该人士称,刺激消费的方案在财政方面一个大的要求是:最终通过扩大消费而增加的税收,能够基本上对中央财政形成一个有力的补充。
实际上,刺激消费的政策正在陆续出台。中央政府已确定,从2009年1月起,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左右,11月20日,国家发改委称,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实施燃油税费改革。
参与发改委刺激内需方案的人士说,正在起草的方案中将不会包括已经出台的措施。“新方案被要求,提出目前尚没有提到的各种办法,来刺激居民消费”。
方案内容
提高工资
注资股市补贴低收入者提高住房补贴其他措施
据悉,起草中的方案建议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提升为45%左右,并在今年年底前出台明年提高工资的细则方案,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低收入补贴等措施,改变消费者的收入现状和收入预期,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
注资股市
为提振市场的信心,参与方案研究的人士建议,对疲弱的资本市场采取注入资金的“救市”手段,以增强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的信心。上述人士建议政府尽快向资本市场注资3000亿-4000亿元。这一注资数额大约相当于目前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的10%。
补贴低收入者
方案同时建议,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并划拨专项财政支出,在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或经济社会发生重大波动时用于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保证在非正常情形下,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不出现明显下降。
方案参与者称,目前中国补贴制度不够完善,补贴标准、补贴经费来源、补贴时间和补贴对象短期随机性较强,应该把补贴制度长期化、规范化,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低收入者在有困难时,及时得到政府的补贴资助。
提高住房补贴
此外,方案还建议建立住房货币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政策参与人士说:“考虑到房价和收入房价比的变化,住房货币补贴标准应比目前提高1倍左右,房价高的省市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上浮,还可以借鉴青岛和广州等地将住房补贴标准与工资挂钩,支付工资的18%-20%,随着工资的提高,增加住房补贴的金额。”
其他措施
此外,医疗和教育在方案中也有体现。上述参与人士说,建议新“医改方案”尽快出台,力争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此外,应根据物价和财力水平,调高参加医疗保险居民的医药报销比率,同时减少医疗和教育方面居民应承担的费用,增加政府负担份额。
上述人士说,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比例中必须调整位置,大幅增加公共支出,这样才能免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使扩大内需、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得以实现。
而在服务业领域,可能提出的建议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出台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政策,引导社会投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大幅度降低服务性消费成本,如电信资费、旅游景点门票费、停车场收费标准等。
据经济观察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