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心五类诈骗 种种借口诱您使用ATM机转账(图) |
2009-04-30 |
|
昨日,福建警方提醒市民留心近期频繁出现的五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省公安厅称,近期诱骗银行卡用户到ATM机操作转账的诈骗犯罪较为突出。目前所有银行的ATM机只有查询余额、取款、转账、更改密码功能,凡是以种种借口要求使用银行卡插入ATM机去操作所谓“远端保全措施”、“与退税单位联网接受返还税费”、“银行卡升级”、“收退税汇款”等项目的,即可认定为诈骗,不要轻信上当。 【骗术一】 您的电话欠下高额话费
谎称事主电话被冒用安装并欠下高额话费,诱导其到ATM机进行转账操作 案例:10月28日13时许,厦门G某住宅电话接到一自称电信公司的女子来电,称G某家中电话欠费。G某回答:住宅电话肯定没有欠费!该女子却说,今年8月15日有人在福州用G某身份证办了一个与G某住宅电话一号双机的小灵通,现在已欠了2000多元的电话费,并要求G某去报案。G某称人在厦门不可能到福州去报案,该女子称可将电话直接转到福州市公安局,并随即将电话转接到另一自称是福州派出所姓方的女警官。 “方警官”称G某身份证被人冒用,现在G某名下的银行卡不安全。随后G某手机接到一来电显示为059195533(系利用网络电话任意显功能设置为建行客服电话号码)的电话,对方自称是福州建行的主任,称G某有很多张银行卡在福州使用,有大笔资金出入,有洗钱嫌疑,要先冻结被害人的账户,让被害人把卡内的钱先转到一指定账户。之后G某就按照对方要求在银行柜台内将自己银行卡内的存款转入对方指定的账户而被骗损失60万元。 骗术解密:诈骗分子分别冒充电信、公安和银联的工作人员,或通过网络电话更改来电显示为群众熟悉的银行客服电话号码,骗取对方信任,谎称事主的身份证被人冒用安装电话并欠下高额话费,同时发现以事主的姓名开户的银行账户涉案,将对该账户进行冻结,并询问事主有无其他银行卡,要求事主到ATM机上对这些银行卡进行“加密”、“升级”、或“设置安全账户”等,而实际是将卡内的存款转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骗术二】 您获得一笔国家退税 虚构“购车退税”,诱导事主到ATM机进行转账操作 案例:10月23日,厦门P某接到一个陌生女性电话,称P某的汽车按照国家退税政策可以退税人民币1153元,让其咨询国家车管总局的电话01051298482进行办理,同时也可以咨询电台号码01051291361。 P某心中高兴,立刻就拨打01051298482,电话接通后,一男子告诉他可用各种银行卡进行操作退税,但是操作时间只有一分钟。P某就拿着一张家里的建行卡,到柜员机上按指示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对方又提示P某再咨询电台电话01051291361。P某觉得不对劲,遂进入银行询问工作人员,发现上当受骗。经银行查询,P某已将人民币30000余元转入骗子提供的账户。 骗术解密:诈骗分子事先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购车人详细资料,随后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名义,通过电话和短信联系车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其可以享受购车退税政策,并报出车主及车辆详细情况,同时留下所谓的“服务电话号码”或者“领导电话”,告诉事主如有疑问可与该电话联系,以骗取事主的信任,一旦事主与上述电话联系,即诱导事主持银行卡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
【骗术三】 您可能涉及一起洗钱案
冒充办案人员,以事主银行卡涉嫌洗钱为名实施诈骗犯罪 案例:11月18日上午,福州H某在家中接到一名男子自称是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的电话,来电显示0591-87087883,称省高院正在审查一起洗钱案,H某的资料也在其中,要求H某配合。该男子告诉H某要将其账户内的钱清空,H某按照该男子的指示到建行往其指定的账号里转了15万元人民币。事后发现被骗。 骗术解密:冒充公安机关或其他办案单位的办案人员,以事主银行卡涉嫌洗钱为名实施诈骗犯罪。犯罪分子询问事主银行账户的账号及存款数额,最后称其身份可能已被犯罪分子盗用,需将以其身份开户的所有银行账户冻结,进而要求事主将钱款存入所谓的“安全账户”,以达到其诈骗钱款的目的。
【骗术四】 请把钱打到这个账号 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 案例:福州W某的手机于12日收到一条来自号码为15175197677的手机发来的短信,内容为“账号已换,请把钱打在此建行卡上6227003323200xxxxxx户名:XX”。 W某正好要转一笔钱给一个朋友,便误认为是其朋友发来的,之后W某在福州某建设银行ATM机上从自己银行卡中转了30000元至6227003323200xxxxxx这个账户中,后发现被骗。 骗术解密:此类案件已在厦门发生多起。犯罪嫌疑人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农业银行;账号:622848012xxxxxx7013xxx,谢谢!”之类的短信,要求把款项汇到某指定账户,事主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即按要求汇款,从而被骗。
【骗术五】 冒充QQ好友“借钱” 录制QQ使用人视频,并盗用其QQ号码与好友聊天,骗取信任 案例:F某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某日中午,F某在公司内上网,QQ上线后,碰到平时有往来的朋友“李某”。“李某”在QQ里说,一个外地的朋友遇到了点麻烦,想借4000元急用,而自己又走不开,想请F某帮忙。 为谨慎起见,F某启动了视频聊天功能,想验证一下对方身份。对方接受了请求,通过视频画面,F某看到的确实是朋友“李某”本人,就信以为真,向对方提供的账户内汇入了4000元。过了几天,F某前往李某所在公司办事,碰到了李某,说起了还钱的事。李某听罢大吃一惊,说并没有要求F某汇过钱。 骗术解密: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犯罪分子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该使用人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
【温馨提醒】
六不要 警方提醒广大手机、小灵通、固定电话以及互联网、银行卡用户: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信息; 不要贪小利而受虚假信息诱惑; 不要轻易拨打来历不明信息提示的联系电话; 不要泄露电话号码及个人信息; 不要轻信他人电话诱导在ATM机上操作转账业务; 不要登录来历不明信息提供的“网上银行”网站,以免账户密码资料泄露,存款余额失窃; 发现虚假信息诈骗,请将虚假信息发送至警方提供的报警平台“10639110”或拨打“110”报警。
|
|
|
|
|
|